未来我们是否会更喜欢选择一个人生活?
我想不是的,我们都想要有人爱,有人关心,更加可靠的社会关系。
为什么选择一个人,这是一个社会性话题,我不想过分的去延伸,从经济、人口、社会等宏大的层面论述也不是我所能把控的,我就简单谈谈我身边的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昨晚在表妹处借宿一宿(南京的中心),她的猫陪了我一整晚。
早上表妹回来和她聊了半个小时,现在亲人间没有手机插足,聊天持续30分钟以上,这得要多大的幸运啊,可是这份幸运并非因许久未见表哥的魅力,而是“朱莉”,一大早风尘仆仆回来,就抱着她的猫,目前市井的叫法“撸猫”,在我年少的时候猫是“撸鼠”用的,不知何时起猫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我能感觉到表妹内心那份喜悦,铲屎、投食,聊天的30分钟都是关于猫的话题,为他花了多少钱,他生病了如何治愈,他带来了哪些欢乐,一时间我觉得和我老婆聊起来我家孩子是一样的。
猫是谁,是孩子,是朋友、是伴侣,还是有生命的玩偶,我觉得现代人喜欢“撸猫”绝非偶然。
社会节奏太快,我们又想把心中多重复杂的情绪疏散出来,换取一些激素的分泌,维持正常人该有的欢乐。孩子你只想把最好的给他,至于替你分解忧愁还不是他擅长的,再说养孩子这件事对于还是“宝宝”的我们早已望而却步;朋友和你一样,过了一天程式化的生活,她也需要撸猫;伴侣的关系更要长时间浇灌,现如今大多都是“机奴”,言语的交流少的可怜。
唯有撸猫,付出的情感少许,给心力这块电池充电满满。
未来我们是否会越发感觉到孤独,三浦展《孤独社会》中特意描述了孤独的人们的需求特征:慢、小、软、社交。
孤独的根本是人心力这块电池消耗太多,没有得到应有能量的补充(比如: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等)人们需要更安全、更轻松、更温暖,代价更小的方式获得,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们群居是为了生活更好,更幸福!孤独绝对不是人该有的程式,希望我们都能找到破解孤独的途径,心怀希望生活总归是美好的!
不是我们想撸猫,只是撸猫能带来更确定性的情感体验,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就是神明”,没有人愿意单身,请让我们打开心扉,试图让别人走进我们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