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 2026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核心要点

2026年,国家计划发行1.8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较2025年增长12.5%),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领域(国家战略安全、科技创新、粮食能源安全、数据通信、设备更新等)。为帮助申报主体高效筹备,本文提炼核心要点,助您精准把握政策机遇。

一、核心支持领域与资金分配

1. 重点投向

科技创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粮食能源安全:高标准农田、智慧粮库、油气储备基地

数字基建:国家级算力枢纽、5G基站扩容

设备更新:工业设备升级、消费品以旧换新

2. 资金分配机制

区域倾斜:中西部及东北占60%,优先补基建短板

项目类型:中央项目(40%,如跨区域高铁)、地方项目(60%,直达市县)

补贴比例:设备更新(15%)、环保(40%)、交通(最高50%)

关键时间节点:2025年Q3-Q4项目入库,2026年Q1申报,2026年底前需完成80%实物工作量。

二、谁可以申报?需哪些材料?

1. 申报主体

地方政府(需财政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成立≥3年,年营收≥2000万)

事业单位(需主管部门批文)

特殊领域:如电梯更新项目需企业申报,并提供特种设备登记证

2. 关键材料

基础材料: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效益分析)、用地预审、环评批复

专项材料:设备更新需旧设备报废清单+新设备技术参数;跨区域项目需省级协调协议

储备阶段(县区级):项目名称需含“国产替代”“碳减排”等关键词,设备投资≥500万,研发投入占比单独列明。

终审阶段:需补充专利证明、政策契合性文件、国产供应商优先采购协议等。

三、申报流程与时间表

1.2025年Q3: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线上申报

2.2025年12月:省级发改委初审

3.2026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终审

4.2026年Q2:资金分批下达

5.2027年Q1:第三方绩效验收

注意:资金严禁沉淀,需严格按工程进度使用。

四、区域重点方向

东部(长三角/大湾区):集成电路设备更新、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国产化(如深圳要求国产化率≥85%)

中西部(成渝/黄河流域):西部陆海通道、光伏治沙、以工代赈促就业

东北:装备制造升级(沈阳机床)、氢能/风光储基地,允许国债支付国企混改安置费

五、资金组合与风险防控

1. 多元化融资模式

国债+专项债(如成都地铁:国债30%+专项债50%+自筹20%)

国债+REITs(如深圳盐田港仓储资产盘活)

国债+绿色金融(如沙漠治理:国债40%+绿色信贷50%)

2. 风险防控要点

合规性:提前完成用地、环评预审

可持续性:项目收益覆盖倍数≥1.3倍,设偿债备付金

资金拼盘:中央+专项债+社会资本组合

六、注意事项

1.时效要求:2026年底前完成80%实物工作量

2.禁止条款:不得用于楼堂馆所建设

3.绩效评估:2027年初启动第三方审计

申报建议:组建专业团队,保持3:1的项目储备比例,定期与主管部门沟通获取最新政策解读。重点关注国家发改委每月发布的"两重"建设动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