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我们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吧

有一拨妈妈们,从怀孕大肚子的时候开始认识,直至现在有人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有人已经有了第二个宝宝,她们还一直联系着,每年有或大或小的聚会。她们看着孩子们从抱在怀里的小不点,长成了个子高高样子酷酷的少男少女;她们看着各自从忙乱焦虑的新手妈妈,成长为成熟而有魅力的女人一枝花。

我很幸运,就是这拨妈妈们中的一员。

说来话长了,真的很长很长。

我们最初相识,是在摇篮网。17年前的我刚刚怀孕,在摇篮网注册了会员,选了“巧克力城堡”(因为我爱吃巧克力)给自己建了一个家。每天我除了写点日记啥的,就是四处溜达去别人家串门。

我去邻居家串门,自然也有人来我家串门。这样一来二去,认识了不少的朋友。大家因为有着“共同命运”,很容易就亲近起来了。我们每天打招呼,聊聊各自的怀孕感受,一起讨论相关的孕期、育儿知识,吐槽一下不靠谱的老公……

后来,大家陆续到了预产期,随着各家陆续发布出“某月某日某时喜得麟儿(千金)”的消息,准妈妈升级为新手妈妈,朋友们陆续从网上消失。我们各自的“家”也冷清下来,只是偶尔会有人发布一两篇日记,完全不复当初的热闹。

又过了几个月,我们陆续从新手妈妈的手忙脚乱中调整好状态,宝宝的作息也渐渐有了规律。有一天,我收到一个朋友的消息,说是原来摇篮网的某某建了个论坛,很多老朋友都在那里,希望我也去。

我兴致勃勃地去论坛注册了,一进去就受到了热烈欢迎,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ID。看到她们真亲切,我们又在一起了。

来论坛的人越来越多,有知道消息回归组织的,有朋友拉过来的朋友,还有在网上搜索育儿论坛主动找来的……总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妈妈——哦,不,也有几位爸爸呢。爸爸们虽然人数少,但素质都非常高,每一位爸爸都自带某种技能,给我们这个育儿论坛贡献了不少有价值的内容和不一样的画风。

记得第一次大聚会的时候,是在北京,因为北京的网友最多。那时候我女儿已经可以放心交给阿姨照管了,有的妈妈还在哺乳期,但聚会的吸引力太大了,仍然赶在两次喂奶的间隙来参加聚会。

等孩子们再大了一些,方便带出来了,我们有了更多的聚会。春天去公园看花疯跑,夏天去郊区小溪里踩水,秋天一起去采摘,冬天组织圣诞聚会……一年一年,孩子们一起长大,妈妈们也从网友变成了生活中真正的朋友。而我们网络上的阵地也从论坛换到了微信群。

我们的网友几乎遍及了全国各个省市,包括国外。有朋友来京,我们借机聚会;有朋友回国,我们借机聚会;北京网友去外地出差、旅游,论坛上招呼一声,马上就能在当地凑出个小型聚会。除了聚会本身,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把聚会花絮及照片传到网上,好满足大多数无法亲身参加聚会的网友的向往之心。

我们这一百多人的大群,很多人虽然从来没有真正见过面,但十多年的相处,我们熟悉对方的形象、性格、脾气、爱好、家庭,我们已经是很亲密的老朋友了。比如前几天某妈刚贴出一张孩子的毕业集体照,马上就有无数双眼睛从照片中几十个孩子里面把某妈的孩子准确地认出来——这都是我们从小看到大的孩子,我们都是孩子的亲姨啊!

十几年里,我们的话题,从育儿慢慢转向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如今,已经有不少孩子参加高考了。我们开玩笑说,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个群会变成相亲群,然后是婆婆丈母娘吐槽群……

是啊,时光走得这么快,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我们都老了,都开始讨论退休的话题了。十几年的光阴,这一百多人仍然能聚在一起,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缘分。我们只希望,再往后的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四十几年,我们仍然像现在这样,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为什么焦虑 是自卑么,看到周围有才华的人越走越快,你焦虑追赶不上 有没有那么一刻静下心来想想实际原因,完全静下来。
    山海两茫茫阅读 1,748评论 0 0
  • 古传,梧为雄树,桐为雌树,梧桐同生共老,生死常伴。 ...
    冷炙阅读 2,635评论 0 0
  • 其实准备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还记得之前网上流传的,中国的家长们,总是一种状态,上学的时候,谈...
    酿米煎茶阅读 3,034评论 2 0
  •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邵欣怡,她就住在我家房后面,她胖乎乎的,圆圆的脸,小小的鼻子,弯弯的眉毛,一双大大的...
    6f9d6340d564阅读 1,553评论 0 0
  • 昨天下午一位妈妈带3岁半的女儿来上课,课前孩子在运动室玩,我和孩子的妈妈坐在旁边聊天,孩子自己玩的很高兴,时不...
    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普通人阅读 2,90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