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西游,尽是禅机,我是天下无病,本期我们将说说《西游记》中最大的禅机!
孙悟空逃离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后,已经完成了性命双修,回归了道的境界。我们现在回头梳理下大圣的修行路线, “悟彻菩提真妙理”,说的的是了性。断掉欲魔,大闹幽灵地府,履新弼马温,大闹蟠桃会,小圣降大圣,最后“八卦炉里逃大圣”,说的是了命。这也是佛家说的顿悟之道,悟到先天的本性,再了却后天之命。那大圣为何又被压在五行山下呢?
其实,这是西游作者为了劝诫世上修行之人,既要了性,也要了命,特借大圣身躯一用。“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大圣为心猿,心猿此时代表后天万物,也称妙有,如来代表先天本性,也称真空。如来翻掌之间,真空妙有合二为一,妙似当年拈花一笑。如来拈花,迦叶为何而笑?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出,“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你叫如来佛祖讲什么呢?佛是本性,修与不修,本性都是如如不动。迦叶一笑,即是与如来心有灵犀。所以,如来对大圣说,“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每个人的“本来面目”都是佛,都是道。
悟者自悟,迦叶实在忍不住便微笑了一下,这一笑不要紧,竟笑出了一个禅宗。佛说好吧,禅宗衣钵就交个你了。这正是,穿上袈裟事更多,悟破佛理“心”更累。我们再看此回提纲,“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一个“定"字便是点睛之笔。《大学》有句话,“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中庸》开篇指出,“天命谓之性”,这里天命是道的别名,心猿已定,大道完成,所以如来取名“安天大会”。天已安,西游至此可以剧终了。
可惜的是,我辈看到的却是“五行山下困悟空”,终究还是逃不出后天五行的束缚。我们该怎么办呢?看似山已穷水已尽,然而,西游作者却在柳暗花明处为我们建了一座村庄,准备了些茶点,休息过后,便把我们带上了西天取经之路,赐名“行者”!西天取经便是渐悟之法,先了命,后了性,了命者自是凡人,所以,唐僧同学代表你我即将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