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第三章 成长的烦恼
25.吵架也是因为爱
2017-12-01 李子勋 中国心宇心理网
第三章 成长的烦恼
25.吵架也是因为爱
总挨爸爸批的女儿
我现在高三了,脾气很倔,有点孩子气,平时待人很好,但是一旦急了,总会不带脏字尖刻讽刺爸爸,而且通常都是和我爸爸对着互相讽刺。也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我做什么,他都不满意,我得到了“良”他让我得“优”,我得了“优”他埋怨我没得满分,我得了满分他又说“题太简单了,谁都会做”。我从小就在他的讽刺下长大,变得性情有点古怪,他表扬我的时候,我怎么觉得比骂我还难听呢?他讽刺我我就讽刺他,于是家里总像唱大戏似的,热闹极了。有时候我心情不好就懒得跟他吵,自己闷在屋里,他不求饶我就不理他,久了我都习惯了。
妈妈一出差我就住到别人家,免得吵起来没人劝,可是现在高三了回家晚,我只好住在自己家里。今天妈妈出国了,大概半个月左右才能回来,我强颜欢笑送走妈妈,自己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也不知道为什么,舍不得对我一直都很好的妈妈吗?我不知道。我很害怕这样会影响学习,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有时想跟我谈谈,可是我一跟他说话,不知不觉就又吵起来了,是谁起的头我们都不知道。前几天我发烧了,爸爸除了讽刺我不会照顾自己之外,一点也不关心我的身体状况。我很难过,都三天没上学了,很烦,请您救救我!
这个女孩的信,大多数人看完了会认为她跟爸爸好像是冤家,总合不来。但我看这封信的感觉却不一样,我觉得她很爱她的爸爸,她的很多哭、伤心、烦恼都是指向爸爸的,而不是指向妈妈。她是在爱爸爸,只是不知道怎么爱,女儿从性格上一定和父亲很像,她跟父亲是一类人,父亲的缺点也是她的缺点。不喜欢爸爸,也意味着她不喜欢自己,所以当一个扮演缓冲调和的母亲离开时,她痛苦得不知所措。
从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看出,妈妈显然是扮演着大人的角色,爸爸和女儿却是在扮演平等的角色,像两个孩子。妈妈常常是和事佬,带有决定性的因素,支撑家庭关系,孩子和爸爸在两头,实际上三个人构成了一种平衡。通常情况下,家庭里很多积攒的情绪是通过父女间的讽刺或者爆发战争来释放的,而妈妈始终表现出一种情绪稳定的样子。这个模式要考虑跟妈妈的个性有关系,也许妈妈是一个不怎么暴露自己的人,比较沉默,一般情况下很少情绪表达,所以孩子和爸爸就不得不偏向情绪非常外露的一面,使家庭情绪得到舒展。看这封信,女儿所有的词都在谈爸爸,谈妈妈的只有两句,而且还说她不知道哭是为了妈妈离开哭,还是为了别人。实际上尽管这个孩子表面看起来和爸爸不和,但她对爸爸的关注要远比对妈妈的多,她只是关心妈妈但很少付出关注,对爸爸却很关注。另外,她在信中提到妈妈经常出差,但没有提到爸爸工作很忙碌、不管她,或者像妈妈一样长期离开她、不在身边。她和爸爸经常住在一起,关系更紧密一些,所以矛盾就更多一些。在中国文化里,打骂都是一种亲密,只有亲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吵架或打架的行为发生,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半生不熟的人面前,大家都是彼此有礼貌的、尊重的,但在亲密的人面前,觉得可以放任一些,可以互相讥诮,可以嘲弄,或者可以有身体接触。
现在分析她跟爸爸的矛盾,他们之间的互动性是怎么形成的。可以看到双方都有需求,孩子想攻击父亲,攻击父亲的潜意识语言就是想跟爸爸接近,不是想把爸爸推开,真正的推开是不理睬,不在乎爸爸说什么。实际上,她的潜意识就是想和爸爸接近,希望跟爸爸再近一些。但她可能有另外一个伦理冲突,十七岁了,她要把爸爸推开,内心喜欢爸爸需要通过攻击爸爸来保持亲密距离。常常我们无意识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说有些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喜欢攻击一个人,但是仔细分析发现实际上是喜欢他才攻击他,这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语言叫做“反向作用”。什么是反向作用?意识到自己在喜欢,但理智告诉自己不能喜欢,无意识就来掩藏这样的喜欢,往往过度表现出非常讨厌的样子。内心有一个态度即心理倾向,担心被别人看出来,那怎么办呢?就故意否定这种态度。比如说自己喜欢权力,所以对权威敏感,无意识的会用一些很糟糕的语言去攻击那些权威的人,让别人看起来是个讨厌权威的人,骨子里却是喜欢、渴望。通过攻击别人把自己内心澄清,来压抑某种心理倾向,就是反向作用。
这个女儿对爸爸的情感就有反向作用。由于妈妈经常在外出差,她有“替母”倾向,觉得她在代替妈妈关心着爸爸。所以在家庭里面常常会形成假象,好像女儿和爸爸才是夫妻,因为夫妻之间经常争吵,但是父母跟子女是不经常争吵的。这里说的不是那种亲密的夫妻,而是指关系意义上的夫妻。在这个家庭里,更多体现家庭关系的是爸爸和女儿,他们两个会为一些家庭事务争论,分享体验,缓冲情绪,释放愤怒等。这种关系会形成“压力”,对一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什么,对一个有性觉醒的十七岁的孩子,无意识的她就要“撇清”关系,不喜欢父亲是一种自我的心理防御。同样的,父亲对她的讥讽,很难说不是刻意地破坏亲密感,保持关系距离。其实,在这个家庭里,女儿与父亲在关系上的纠结,对家庭关系有重要的平衡作用,争吵也是一种纠结,它是依恋纠结的另一面。所以,争吵讽刺的背后,其实是彼此的喜欢,女儿知道这一点会好受一些。
从另一种角度看,信中说爸爸似乎很奇怪,总在考试得分上反复讽刺女儿,但这封信不是爸爸写的,只能代表女儿的内心世界。女儿认为爸爸在讽刺她,也许走进这个家庭会听到爸爸的话并不是讽刺,爸爸或许是调侃的口气跟她说话,但女儿内心敏感,不允许父亲有一点点坏评价,不管父亲说什么她听起来都像是讽刺她。所以不能通过一个女孩对爸爸的感觉来分析爸爸,这是不中立的。假定她爸爸真的是喜欢讽刺她,那么,可能爸爸和女儿习惯了用这样的方式来交流。我们只知道这个女儿内心建构了一个真实:爸爸是有毛病的,爸爸不关心她,但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儿还在报怨爸爸不关心她,真正问题应该是在女儿自己身上,是对父亲的依恋不能满足所致。
比如她信中提到一件事,说自己发烧了,爸爸还讽刺她说,“你看你这么大的人,连照顾自己都不会”。事实上,这句话不一定是讽刺,说你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听起来更像是埋怨,是心疼的感觉。假如一个同事发烧了,我们不会说这些话,不会说“你那么大了还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因为那样听起来关系很紧密,只能说“你好好休息,快去医院看病”。爸爸对女儿说,十七岁都不会照顾自己,让自己受凉、发烧,可以理解成关心、担忧或埋怨,怎么讲都不会是讽刺。为什么女儿觉得爸爸讽刺她呢?是因为女儿在内心建构了一个形象:爸爸总是瞧不起她,或者爸爸总是看到她的缺点,不喜欢她。这个内心的概念定式影响了女儿的知觉体验,影响了女儿对父亲语言行为的内心解释。我觉得走进这个家庭,可以感觉到爸爸内心对女儿非常喜欢,但是他无法表达。因为女儿总是防御,爸爸会觉得一般的话这个女儿都听不见,只有用比较尖锐的的话来刺激女儿,才能够使她感受到并获益。
怎么来改善呢?女儿和爸爸形成既相互冲突又彼此依赖的关系,这是纠结,首先就要打开纠结。女儿应该减少对爸爸的抱怨,学会管理自我,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爸爸和妈妈,不要把心态摆在孩子的位置,而要摆在成人的位置。如果她永远觉得自己是孩子,爸爸应该来照顾她,就会有很多不满,会认为爸爸没有照顾自己。但是如果她认为自己十七岁是一个大人了,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好家庭,就不会再期望从爸爸那里得到很多,对爸爸的抱怨也会减少。
也有这样的可能,女儿改变了,爸爸仍然要讥讽她,仍然找女儿的茬,挑起争吵的话,那说明父亲需要争吵。父亲为什么需要争吵?可能父亲内心需要释放一些情绪,比如对母亲经常不在家的愤怒,不愿意对妻子发泄(潜在担心影响夫妻关系,或因为家庭的经济重担靠妻子),转而让女儿来承担。还有一种可能,父亲在外受压制,内心渴望权力,回到家就对女儿滥用教育权。在这些情况下,父亲其实是弱者,他的心理压力、情绪需要女儿来承担,女儿要意识到家庭需要她来承担缓冲系统的角色。
其实事情的关键是母亲。如果女孩从小和妈妈分离比较多,没有形成安全的亲密依赖,妈妈应该补偿女儿的亲密需求。表面看,这个个案中的女儿很依赖妈妈,但事实上,她对妈妈关注并不多,起码在这封信上对妈妈关注不多,所以她就习惯了妈妈缺席。那么,在孩子小时候,妈妈缺席会有什么影响呢?如果孩子在两岁到五岁之间,或者五岁到十二岁之间,母亲缺席,会影响孩子亲密依赖的发展,孩子在亲密的关系里面容易没有安全感。小时候妈妈没有怀抱她,喂她奶,哄过她,照顾过她的起居等等,孩子就会难以形成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跟亲密的人容易产生隔阂,不能融洽。比如这个女孩,也许小时候跟妈妈的关系比较疏远,她不得不从爸爸那得到亲密感,但男人不容易建立与小孩的亲密,他很粗心,于是就有孩子的抱怨。不能从爸爸那儿得到自己需要的亲密依恋,孩子就会挫败、敏感,慢慢固化对父亲的愤怒,长大以后,会无意识地觉得父亲不喜欢她。
心理知识:争吵的意义
看了这个案例,是不是可以说小时候和父母关系有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从潜意识层面来说,这对父女的战争是有意义的。父女两个人太近,太喜欢,就会激发一种伦理焦虑,这是内心禁忌。如果两个人关系不那么好,尽管身体很紧密,但心里的自由会大得多。女孩长大后,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重演儿时的父女关系,当然这也取决于她找了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如果他们的关系过于紧密,可以用争吵、讽刺来松开纠结,婚姻关系也会轻松一些。
不过,也不能完全用小时候的情况来判断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多机会改变自己,重新做抉择。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慢慢接受父母,父母从前为孩子种植的一些观念,尽管遭受过孩子的反感、抗拒,却容易在孩子内心生根、发芽、开花,很多孩子都会选择与父母相似的生活态度。所以不能说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不好就会导致他们一辈子不能和解。也许,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打,到了十二岁的时候还会恨父母,但到大学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曾经挨打挺温暖的,因为那是父母在爱自己。该放手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