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支付甲午战争赔款过程中又被日本讹去多少白银?

狮子大开口,索要赔款数额巨大

1894年11月后,中国水陆两战场连连败北,以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为首的议和派决定对日议和。

1895年1月,日本天皇任命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为议和全权大臣。伊藤受命后,意识到此次战争赔款是帮助日本迅速发展的财力支撑,他在给天皇的奏折中,突出强调了“索款”对日本的重要性:“索赔一事实关我国将来之隆盛。”,基于这种无赖、强盗逻辑,和谈中,伊藤博文可谓狮子大开口穷其所能向清廷榨取更多的赔款。

1895年2月12日,慈禧太后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

1895年4月10日,日本方面向李鸿章正式提出和约约稿,其中第四条是索要的赔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三万万两交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日方之所以提出三亿两这个数目,是以确保日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的一种折中选择:一方面他要考虑清政府承受能力的极限;另一方面避免过度刺激西方列强招致其插手和干涉。

李鸿章被日本青年行刺后,日本态度些许缓和,表示“赔款数额虽可略减,但绝不可能作大量削减。”

最终,1895年4月17日,清朝与日本签署条约,即《马关新约》、《马关条约》,日本方面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其中,第4款是赔款相关约定:中国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又规定,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

马关条约签订后,巧立名目下的两次讹诈

为了从中国尽可能地榨取更多赔款,日方以“库平银成色不足”为由,提出要“库平实足”。

所谓库平银,是为清政府所规定的国库收支银两的计算标准,并无白银实物存在,实际上只是一种“作为价值符号的虚银两”。

确定银两的标准成色 源于康熙时,其成色约为935.374,即每一千两纹银含有935.374 两纯银。但是,在以后的长期流通中,库平银的成色在全国范围内未能保持标准一致,各省有高有低。按理说,中国赔款所用之库平银应以康熙标准库平来计算。

而新任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却以贴足实足色为借口,要求成色为988. 89。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政府只得就范。仅此一项,中国就多付给了日本1325万两。

除此之外,由于国际间货币支付一般多用英镑结算,日方以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为借口,又提出“先划定一公平之镑价”的问题。结果,仅白银、英镑兑换一项,又从清廷讹去约1494万两。

仅此两项,日方轻松地讹诈清廷白银2819万两。

依据《马关条约》,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从中国得到的赔款数目如下:

(1)军费两亿两;

(2)赎辽费用3000万两;

(3)威海卫驻军费150万两;

(4)以“库平实足”为名勒索1325万两;

(5)以“镑亏”为名勒索约1494万两。

共计约2.5969亿两,折合日元为3.895亿元,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实际军费支出的2.6倍,日本年度财政收入的4.87倍。

自古弱国无外交,在赔款一事上,对躺在砧板上的清朝,日本割其肉后,又采取了敲骨吸髓的方式进一步索取与讹诈!

重温这段历史,痛心疾首的同时,还望我辈奋发图强!

振兴中华,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在中国古代如何花白银|大象公会 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请小心使用手中的散碎银两。如果时间地点方法不对,你不...
    荷生阅读 543评论 0 1
  • “生活是一团乱麻,解开它,把它整理好,再归类放进便当盒里。” 一 多崎作被小团体驱逐了。 他们曾经无话不说,也不需...
    小城月半阅读 442评论 0 4
  • 文/居里叶 今日,在幼儿园助教,与孩子们相处大半天,用绘本作为媒介,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看着他们一脸幸福地听着我讲着...
    居里叶阅读 1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