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毛毛虫和叶虫生活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森林里幽静清凉,温润舒适。他们每天都非常的自由,快乐。有时他们听小鸟姐姐唱歌,有时候看蚂蚁弟弟搬家,有时候学习田鼠叔叔挖洞,有时候看青蛙哥哥游泳。森林里的生活平静,安逸,祥和。
但是有一天,突然森林里的邻居们开始惊慌失措,到处乱跑。原来森林里着火了。大家都在逃跑,小鸟姐姐支楞一下飞出树丛向更远的天空飞去,蚂蚁弟弟顾不上搬家就钻到洞穴里。田鼠一家也钻到泥土里避火。青蛙哥哥也跳进池塘里,逃避火灾。
甲虫、毛毛虫和叶虫正在树干上爬,但火势已经来了,来不及躲闪,他们掉在了树根下的一个小水洼里。因为趴在水洼的边缘才没有被烧死,但身体已经被森林大火熏得黝黑黝黑。当森林火被扑灭的时候,他们惊恐的找到彼此,拥抱在一起来庆贺这劫后重生。 他们情绪平复之后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必须要学一样技能才能够逃脱森林里的突发灾难。学什么呢?他们权衡了一下。觉得学飞行吧,这样再遇到危险,他们就可以迅速逃脱。他们商议之后,觉得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他们就叫来了小鸟姐姐当教练。
第一天上课,小鸟姐姐给他们炫了飞行的特技,还给他们设计了一些动作完成之后的奖励。他们3个开心极了,统一表示一定要坚持把飞行学会。尤其是甲虫,他太喜欢这些动作了,又酷又好玩。但是接下来的课程就枯燥多了。动作要领,要用心记,要反复练。而且在家也要练体能,更要命的是,每天都要坚持一天去练习,一不坚持就退步好多。有时学好不容易学会了一个动作,第二天偷个懒没练习,就又全废了。还要重新学。无论小鸟姐姐教的多么的认真,但是要想飞行依然需要练习这些枯燥的动作,需要坚持不断的练习。慢慢地,他们失去了兴趣,他们幻想有没有速成型的一学就会的那种。鸟姐姐说,可以借助风,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有外在条件,也可以趴在会飞的鸟类身上,但这要看别人的心情愿不愿意带你,总而言之,那都不是真正的飞行,只有自己真正会飞才最可靠。
一年后,甲虫先放弃了,虽然刚开始他最有优势,体能最强,但他也最会偷懒。他越来越觉得乏味,就拒绝去上课了。开始躲在潮湿的树根下,懒洋洋的睡大觉。又过了一年,叶虫已经学会了跳跃,但觉得离会飞还是很漫长。他着急了,越着急,越学不会越学不会越觉得无趣。慢慢的他也不去上课了,开始和树虫在大树下玩捉迷藏游戏。 毛毛虫和他们一样,学了两年依然不会飞,而且他也觉得这些动作很枯燥。他有个信念,他就是想学会飞,依然坚持着。他为了会飞这个最终的目标,他依然努力认真的去做。当他认真去做的时候,他反而觉得这些枯燥的动作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虽然辛苦,但他乐此不疲,又过了5年,练习飞行这件事儿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而什么时候能飞,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清晨。他惊喜的发现自己长出了闪亮的翅膀。他努力的向上跳跃,这双翅膀越来越强劲,他终于慢慢的飞起来了,可以像鸟姐姐一样飞越丛林。飞越小溪,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森林大会上,动物们让毛毛虫分享飞行的心得,他说:‘’学习任何一项技能,当最初的学习热情退去之后,就看谁更坚持更执着,你的态度决定你最终的兴趣。这个兴趣点不是宏大意义上的喜欢,而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你离不开它,你内心需要它,它慢慢的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成了我们的习惯和坚守。‘’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内在的翅膀,就看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坚持是否执着,或许有一天这双翅膀就会带我们飞向更广阔更幽远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