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4 周一 北京气温 11—24℃
昨天周日不用针灸,先生要去办公室处理些手头紧要的事,我陪着去,他坚持要挑战一下,我不能不支持。工作都是电脑上的活,我又找不着,只能他将就着找到所需要的东西,我帮着修改或扫描。
下午继续去加班,姑和姑夫回来了,看见先生的状态随即打电话联系上巴彦淖尔驻京办的主任让他帮忙联系眼科医生,等晚上那主任回了电话,就通知我们今天进京,于是我们连夜买了火车票、高铁票,早晨6:40坐K1518出发,10:44到呼市,然后在20分钟内换乘G2466,11:04出发1:44到北京北站,又乘2号线到了同仁医院西区,闺女上午费劲巴拉的约到同仁医院一个很权威的女医生,终于在俩小时的候诊之后看了医生,没来之前想象着同仁的专家一定会手到病除地让先生恢复正常,短暂的几分钟的面诊之后是一阵迷茫和失望,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专家也不能手到病除,专家的建议是不要过早的干预,过一段时间也许可能自愈,如果俩三月还没恢复正常再另作打算,果然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晚上在东长安街溜达,走得看见了红墙,先生看起来累了我们就往回走。过长安街南边崇文门内大街的天桥时,我和先生自拍了一张合影,背后远处是同仁医院西区高高的建筑,先生说这一刻将会成为永恒。
4 15 周二 15—32℃
姑夫找人约的大夫周二全体手术,周三才能约上,周二上午我们又在同仁的配镜专区做了视力检查,主要想试试三棱镜的效果,检查的医生看起来像个90后女生,验光特别细致,口罩挡着她多半张脸没太看清她的长相,她的那灵巧白净的双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她工作的每一个手势,看得出她是那么敬业,凡是热爱皆为滋养。在我们咨询戴三棱镜合不合适的时候,她细心地讲了佩戴三棱镜之后会出现复问题,我们也明白了佩戴三棱镜也不是万全之策,感恩那位年轻的姑娘,希望她前途无量。
出来看病得不停的在室外走来走去,先生的状态还不如在家的时候,医生说为了走路不晕就遮住一只眼,同仁医院配个眼镜也得一周左右,建议我们随便找个眼镜店买个平镜戴上遮住一个镜片就行,于是从百度上搜了附近的一家眼镜店在一家写字楼的十一层,上去买了一个太阳镜,用黑色的擦眼镜布挡着一只眼睛,这样走路时眼睛不花了,只有一只眼的视线也是让人愁苦的事。
下午在酒店休息,晚饭之后俩人去王府井,我知道先生完全是为了陪我逛,对于一个双眼复视的人来说,五光十色的广告牌刺得他睁不开眼睛,只能找个灯光不太耀眼的地方坐着边吹风边聊天,后来我独自一人拐进了俩家店里,还给先生购得一件T恤。
4 16 周三 12—29℃
六点起床洗漱,然后下一楼吃自助早餐,这家酒店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它的早餐了,偌大的餐厅装修得极具地方特色,又干净整洁,菜品也很丰富,难怪有那么多外国友人住在这里。早上下去吃早餐时,有俩位外国友人叫来了电梯,我和先生还站着等另外的电梯(一共有六部电梯)那位外国女士朝着一边我们招手,一边说:走。我俩对他们笑笑就跟着上了电梯,出于礼貌我向那位女士说了一句:were are you from? 女士回答:Australia。我翻译:澳大利亚,女士笑了,然后我又对她们说:welcome you to china!我知道说得自己也听不懂的英语,诚意是有的,女士笑答:thank you! 然后就一笑而过,在餐厅里也没再见。
7:50下楼去崇文门地铁站坐五号线到大屯路东站下车,没走几步就到了医院,找到约好的院长助理,没多久也见到了王院长,这个老乡院长对先生的症状给出另一种结论,后来他推荐我们到解放军306医院做一个CT和甲功八项,于是叫了DD到了地方 ,抬头看见是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先生问我是不是导错地方了,我真有点怀疑自己了,查了才知道它的前身就是306,大都市啊,mygod!
到了医院是11点半左右,医生都要下班了,只能等下午班才能找医生开单,12点—2点这段时间,我们就在眼科门诊的候诊长椅上歇息,实在太累了也顾不得什么体面,脱了鞋子将双脚释放一下,躺在生硬的铁椅上歇一会儿吧,根本躺不住,出门在外医院里的等待与坚韧
到了306医院已经11点半左右,医生都要下班了,只能等下午班才能找医生开单。12点—2点这段时间,我们就在眼科门诊的候诊长椅上歇息。
实在太累了,也顾不得什么体面,脱了鞋子将双脚释放一下。本想躺在生硬的铁椅上歇一会儿,可根本躺不住。这冰冷又狭窄的铁椅,考验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体 ,还有她求医路上历经沧桑的心,为了医生能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再苦再累也值得,可有的医生傲慢的态度实在让人难过,对于他们来说每天见的病人太多已经麻木了,对于每一个患者而言,很多都是花了高价挂号费不远千里的奔赴……
先生也累得靠着椅背眯着眼,自从眼睛花了之后他很少说话,我独自望着天花板发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在这看似无奈的等待中,其实也是在磨炼我们的耐心和意志。
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我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可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静静地等待。就如同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无法立刻跨越,只能一步一步地去熬,去坚持。
下午的医生终于上班了,我们顺利地开了单,排队等候各项检查,哪个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等候的过程繁琐又疲惫,抽血很快就完成,做CT排队的人多,等候的时间比较长,做完之后我们坐在急诊楼旁休息区的木质长椅上等片子,这个角落是医院最让人舒畅的地方,周围的花草生已经繁茂,特别是几珠白色和淡黄色的芍药花开得那样新鲜,给疲惫的我带来无限的慰籍。
这次医院的经历,让我明白,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会有等待的煎熬,会有困难的阻拦。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不被暂时的困境打倒,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就一定能迎来解决问题的时刻。当我们回首这段经历,会感谢那个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的自己,原来我们远比想象中更加勇敢和坚强。
4 17 周四 15—29℃
六点多起床开始查看,看能不能挂上一个协和的医生,看来看去觉得有一个合适的医生,等我点进去挂号的时候,已经被人抢了,特需号都不好抢。后来查到协和西区的国际部有更高价的知名专家,正好闺女也发现了这个专家,看了专家的擅长领域娘俩意见一致挂了号。
吃过早餐去东单公园遛弯,北京的公园已经有了夏天的景象,树木繁茂,绿草如茵,十点多回酒店休息,十二点左右下楼吃午饭后又如约去同仁找H洁医生,周一下午她嘱咐我们周四中午再来找她的,结果今天的态度大不如上回,眼眶CT的片子都懒得给看,只要看报告,人在利益面前最能露出她的本性,既然态度都不端正了,那就随她去吧,反正明天还有一个知名专家要见的。
下午没事就在酒店休息,每天不是在看医生就是在看医生的路上,正常人也快要撑不住了,别说一个视力不好的人。
4 18周五 8—19℃中雨转小雨
担心睡过头,定了闹铃也不能睡踏实,一晚上醒了俩三次,最终五点半起床了,收拾行李、洗漱,然后下楼、叫车,在候诊时间之前到了协和西区,国际部果然不一样,环境好、患者少,医生的问诊时间还长,除了细致的检查和耐心的解释,还配合我的提议做了进一步的测试,这样一来,通过前几天的所有检查得医生给出了明确的结论,终于可以放心地回家慢慢调养了。于是又叫车返回酒店,让先生休息一阵,我收拾好行李就出发去地铁站。
从崇文门到西直门就是北京北站,三小时五十三分到包头,然后改乘火车,八点终于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