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并应用“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思维导图”

2、了解思维导图的用途

教学重点:认识思维导图

教学难点:会使用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个学习的好伙伴,它是“思维导图”。这个词你们是很陌生的,可是它能有助于我们牢牢记住我们学习过的知识,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它啊?

介绍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

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观看思维导图

出示多张思维导图的图片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思维导图都用在了哪里?

思维导图有哪些画法?(鱼骨法、树冠法、阳光法、框架法等等)

使用思维导图

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

那你们要首先选一个所学的数学内容,你们想选哪个呢?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都学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以小乌龟为背景,画一画“智慧小乌龟”

总结

查看“智慧小乌龟”身上的知识点是否有错误,及时纠正

评比谁的乌龟画的最好、内容更全面、练习更恰当


认识并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反思

思维导图学习法始创于1970年,它没有选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而是利用形象的图形法将多个概念结合到一起,使学习者通过图形和线条组成的结构更加轻松地了解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性地学习知识,理清思路,又可以使教师的讲解重点突出、流畅自然,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我的收获:

1、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认识什么是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究。初步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相关要求,

体验建立建构思维导图的模型。

3 学生初步会画出思维导图。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的问题:

讲述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讲述过程中,对于思维导图介绍的太多,

很多词语低年级难以理解,根本就读不懂,这一环节设计不好。演示思维导图过程过快。看似是带着学生们认识思维导图,实际上学生们根本没有认识思维导图,那些分支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有分支,什么时候画分支,这些疑点并没有讲出来

学生合作探究过程时间没有,独立让学生作画,学生没有吸取知识那如

何画呢?课后想一想应该让学生交流之后再绘画,学生一节课可以完成的,课后也应该留有5分钟时间展示学生们的成果,并及时评价。

3、教师课堂对于学生的激励评价语言贫乏。

我的疑惑:

是否有多种形式的思维导图进课堂?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导图的要求是不是应该不一样?

下次可否尝试用统一的知识再画思维导图,不限制知识是否有些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