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夜色,总是能让人浮想联翩。它时而深邃神秘,时而威严肃穆,时而宁静如湖面,时而灵动如溪水。
古代诗人们大都喜欢寄情于夜色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将思乡的温情埋进夜色;“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与夜色交换孤单的心境;“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在夜色中酣畅淋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夜色中无眠的诉说。
除了诗人的描绘,音乐也常引人入境。其中贝多芬的月光曲最为动人,它带我走进了温馨的夜色。
还记得那篇课文《月光曲》,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夜晚散步途中听见琴声和一家人的对话,为了满足女孩子的心愿随兴弹奏一曲,将家人间的亲情、兄妹间互相理解的温情融入宁静祥和温馨的夜色中,一首《月光曲》随即成就。
这样的故事,让人温馨感动。而且,在《月光曲》中,我不止听见了温馨感动。月光曲从开始的暮色慢慢降临,一点一点渗透人心,然后突然起波澜,随后又陷入安静。整个心仿佛都跟着一起飞入空中,又划入水中,激起几层水花又慢慢落岸。有波动,有美丽,才有温馨。人这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月光曲——贝多芬带我走进温馨的月色,也带我走进温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