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早上上班就听见同事们说杨老师生病了,我有些担心,她一个人在寝室里,没人照顾,不知情况如何?很想马上去探望她。然而,想到老师感冒吃药后需要好好休息,于是,就等到中午给她送盒饭一起吃。
中午赶到杨老师的住处看见她面色苍白,非常憔悴,病殃殃的样子,让我大吃一惊。要知道杨老师刚来的时候就和我一起徒步,在大山里走了十几公里都还神采奕奕、神清气爽的,那天穿着一身白色西装,非常知性和典雅之美就显现出来了,直到今天还有途步的朋友告诉我当天杨老师的气质和勇气都惊艳到他们了。
杨老师孤身一人来到我们这儿对我们单位进行对口帮扶,没有亲人和朋友相伴,一个人住在一百多平米的房间里,感觉特别空旷。因为这两个月,杭州妇幼只安排了她一个人来支援,所以只能独来独往、形单影只。
而今天病了,独自在寝室里更显得特别孤独。我们在餐厅里一起吃饭,她胃口不好,吃什么都是苦的,只是勉强吃了一点点。她说自己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感冒一次,而今年的感冒来得特别猛。杭州的天气变化没有恩施这么快,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这几天骤然变冷,从夏天一下过度到冬天,几乎可以穿棉袄了。这样的日子里,抵抗力低下就特别容易生病。
而且她家中老父亲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有肿瘤,等待着她回去后做手术,还有一些紧急的事情需要她本人回去后去办理。孩子读高中,每个周末都要回家,而老公长年累月都在出差,家中只有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
然而,她却一心一意想让我们单位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和进步,希望我们的每个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她兢兢业业上门诊、做手术,全身心地给我们的医护人员带教,从基本的会阴缝合到产科的应急都能让大家进行实操训练,并给予指导,让我们整个妇产科团队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杨老师是浙大的研究生,杭州妇幼的产科的主任医师,曾经抢救成功过许多危重孕产妇,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产科医生。她长期在三级医院工作,原本以为她到我们这个条件非常差的小医院来工作不会适应的,没想到她一来就很快投入到工作和教学中去了。
她为人非常低调,也非常质朴,觉得到我们这儿来支援就一定要让我们每个医生和护士的水平得到提高,否则,她会觉得不安。像这样真心实意来帮助我们的专家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再过几天她就要回杭州了,家里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她去处理,但是,她还是觉得时间太短、病人太少,没能让大家多练练手,认为对我们的帮助还远远不够。其实,她来的这两个月对我们产科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小到对房间的规划,她都做相应指导。她把门诊产科建设起来,同时还吸引了许多孕妇前来检查、分娩。她给我们这儿的许多孕产妇带来了福音。
可惜我们这儿的硬件、软件设施还太落后,医院的整体实力还太差,病源不多,因此,我们的支援专家没有发挥她们应有的功能,实在是非常遗憾。但是,正因为有她们的倾情奉献才带来了我们单位医疗水平整体素质的提升。随着先进器械、设备的投入,杭州妇幼的专家将会在我们这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我们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
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没有太多时间亲自和杨老师一起交流并向她学习,心中非常遗憾。所以,中午特地来杨老师住处探望,让她安安心心养病,好好休息。看到她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自在我们这里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心里一阵心痛,杨老师也真心不容易。
杨老师在我们这里为大家所做的点点滴滴让每个医护人员都能感受到,没想到真正的专家就是这么接地气,切切实实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每一个科室成员都被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给感动了。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初见的时候还在眼前,马上就要分别,时光太匆匆,我们真的舍不得她离开,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愿杨老师在别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