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有朋友,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位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进华为一段时间后,给任正非写了封万言书,详细地点评了华为的经营策略和发展建议。任正非的批示是:“如果没有精神病,建议辞退。”
事情的处理方式很任正非,其实道理也可以理解。一个组织的经营策略和战略,不仅基于教科书,更加基于组织背后的历史、企业文化和未来趋势。这不是一个刚进入组织的人可以马上理解的。这个新员工显然选错了策略,判断错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人和职业的关系就像是一段舞蹈,是一种动态匹配。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去跟随,主动适应职业;什么时候我们应该领舞,让职业来匹配我们?我们需要了解职业中永远存在的匹配策略。
一、职业匹配的2种策略:
1、一种叫做资源策略,就是从已有的能力资源出发,先做好手边的事情,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做好什么。
2、另一种叫做愿景策略,就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倒推满足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该有什么能力和资源?然后主动地去补。
这两种都是不错的职业策略。
二、2种策略的优劣:
1、资源策略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跟随策略,它的好处是效率很高,非常务实,马上能开始,立刻就有收益,而且压力很小。坏处是你做的事情可能不完全是你想做的,你收到的回馈也不一定你都喜欢。长时间的跟随会导致一个人的惰性,如果一个人总是待在自己舒适圈里,一个萝卜一个坑,长久下来,萝卜变成了坑的模样。一旦组织变化,他自己是第一个死的。
2、愿景策略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领跑策略,它的好处是你终究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坏处是,这可能需要很久,因为能力和资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完美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愿景策略的失败示范:你纠结于要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资源能力短期内就是不够,就迟迟不拿出手,越是不拿出手,越是没法做下一轮互动。结果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三、不同职业类型,该如何选择适合的策略
当你理解了不同职业的优缺点,你就能理解不同的职业类型,其实要应用不同的策略。
1、资源策略非常适合那些门槛不高,但实践经验大于知识学习的岗位,比如销售、市场、传媒、产品经理、行政、人力,这些领域门槛不高,但想做好必须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这样的职位边练边学非常重要,一定要尽早开始做,练中学。
2、愿景策略适合那些需要大量完整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开始的岗位,比如说医生、律师、科研,这些领域要做好需要数年的完整训练,一定要尽早选定,尽早开始,先学好再练。而且一旦选定,转换成本很高。
四、举两个发展策略搞错的例子:
很多人的职业发展不顺利,就是职业策略搞混了的原因。
1、有人想当个作家,结果看了200本关于写作的书,却一个字也没有写。这个人不懂写作就是一件资源策略,需要练中学的事。
2、有人突然想做科学家,然后在家开始试验,宣布发现了划时代科学结晶。但他不知道现代的科学早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这些人往往最终成为了民间科学家,类似的例子还有神医等等。
五、处于职业的不同阶段,该如何选择策略呢:
1、刚进入职场,或者进入一个新的组织、圈子,组织强大,你只是个新兵。最好的策略一定是跟随,先搞清楚需求,先适应,再求生存。
这个时候组织在领舞,它对你的期待是先做好手头事,也会提供很多资源、培训、谈话,帮助你跟上。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适应和能力高低无关。即使是高管空降,一般也会先丢到洼地,给他职位放低一级,等到适应了环境,做出来成绩,然后才放到位。
2、等你度过了适应期,资源导向的劣势就逐渐显现出来。长期跟随让你进步不多,你到底是上了10年班,还只是把第一年的班上了10年?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转换成愿景策略。你需要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如何发挥自己独有的天赋和优势?你如何在组织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时你有了成功经验,有了话语权,也有了能力筹码。组织反而会主动思考如何满足你的需求,升职、调岗、还是内部创业的机会。
这个时候你开始领舞了。
不知道,各位看官了解了职业选择匹配的2种策略,有没有收获呢?
在职业的旅程中,选择正确的路会让我们事半功倍,相信智慧的大家已经找到合适的路了。
我们一起上路,在路上,有你们,真好。
我是闪闪发光的沙子,这里有关于职场成长的文字。欢迎朋友们关注、点赞和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