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法国是最适合拍喜剧和爱情电影的国家,因为喜剧会很幽默,爱情电影会很浪漫。只是,这部《放牛班的春天》既不算是喜剧,也并非爱情电影,但是看完却依旧让人无法忘怀。
这个电影的主体结构并不新鲜,只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师和一帮与众不同的老师,但是这部影片却把其中的诙谐与乐趣表达到极致。
我们也曾经看到过无数与教育相关的影视剧,每一部播出的时候也都会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反响。《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那帮孩子在正常人眼里就是不务正业,也不好好学习的熊孩子。
只是,马修老师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而且他在听到同学们对他说一些不尊重的话语时,他没有愤怒地教训他们,而是指出孩子们歌声的问题。我想,没有人能够拒绝这种温柔与肯定,尤其是这些被人误解的天使们。
孩子的心最纯净,所以也能更好的见证“日久见人心”,影片中从前到后有三段不同的曲子,曲调的变化也象征着孩子们心理的变化,整个影片氛围也由最开始的诡异沉重转变为活泼轻快。
电影开头其实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遇到的那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时有发生,只是,我的印象里却从来没有一个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所谓的“乖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现在想来其实很遗憾,因为生活过的平平淡淡,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没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尤其是与老师之间,因为那时候对老师只有害怕的感觉。
我永远忘不了电影里马修老师离开的那个场景,他站在学校的操场上,那漫天飘洒的纸飞机,那一幕,带给人的感动不亚于任何一部轰轰烈烈的爱情。
或许就是因为现实里出现马修老师的几率太小,所以电影才会给我们一个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可能都知道正确对待孩子的方法,但是知行合一也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老师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使命感的工作,他只希望学生好好学习其实也并没错,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也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却在其他方面有天赋。
马修只是普通的老师,但是他做的事情可能就拯救了“音乐天才”。这些可爱的小正太们也值得多看几遍,可爱的贝比诺和忧郁的皮埃尔,他们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了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