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家,三婶的女儿小文结婚了,男方是小文工作银行的同事。记得前年我回家,三婶还跟我说小文非要去大城市闯荡,不愿在银行上班,那可是家里千辛万苦托人才给她谋到的。
当时三婶很认真地问我,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是不是挺难的。
听她口风,好像小文态度很坚决,作为父母,僵持那么久,他们有些动摇了。
我忘了当时自己是怎么回答的了,现在想来就是些混账话,诸如什么女孩子还是安定的好,外面看着热闹其实很苦很累,很多坏蛋,很多危险……三婶边听边不住点头,说一定要让小文打住往外走的念头。
小文果然没走成,在银行安安稳稳做了小职员,端着铁饭碗。这里面也有我一份功劳啊,不知道如今小文是恨我还是感激我。
都说天下没有能赢得了子女的父母,但又有哪个子女赢得了父母?
孔子说: 父母在,不远游。这成为父母阻止孩子去远方闯荡的金科玉律。但其实孔子接下来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鸟长大要高飞,人长大要远走。这是阻止不了的自然规律,动物本能。谁年少时没有飞向远方看世界的梦?父母也曾有,一定有。但为什么今天他们却舍不得对儿女放手?深思原因,不外有二。
一是不相信子女有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怕他们挣不够面包受累受苦,怕他们应付不了尔虞我诈被欺负,怕他们禁不住诱惑走歧途……总之,思前想后思来想去,还是不要出去的好。就老实待在我视线范围内,有我教你,护你,助你,妥妥的,多好。
另有一些父母则更多是担心子女远走后的自己。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儿都飞走了,谁来给养老?头疼脑热时谁给端茶递水?空虚寂寞时谁能给予安慰?孩子走了,屋子空了,静了,冷了,想想都不寒而栗。习惯了为孩子起早贪黑备三餐,习惯了呵护备至嘘寒问暖,习惯了天伦之乐膝下承欢。孩子走了,空间一下子变得无限大,时间一下子变得无限长。
都说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既是延续就该向更远更深处生长。
孩子也许真的不够强壮,那更应该去接受风雨磨砺岁月洗礼。做父母的能护他到几时?你在时,你护他,你若不在了呢?想象一下那些脆弱羔羊,失去牧人保护后该是怎样凄惶。社会如狼,生活如狼,真不能甘心做一只无辜小羊。
谁都曾有过去远方的梦想。然而,结婚生子柴米油盐鸡飞狗跳的岁月中,逐渐麻木,逐渐习惯,最早最快被妥协被遗忘的就是那些梦想。后来,孩子长大了,要飞了,做父母的害怕了。习惯了孩子就是一切就是世界的他们,可还记得那些没读完的书,没写完的诗,没学会的舞,和――没到达的远方。那么,何不重新开始?四肢还不笨拙头脑还很灵活,何不重新开始?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长大要离开家,我会对他说:去吧,孩子。这是你的权利你的自由。你飞得越远越高,我越为你骄傲。不必顾虑我,因为我,也要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