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那个讨厌看书、讨厌写作的人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安静的时候总想静下来心来看看书,写点什么,虽然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类似流水帐般无味,但也时常勉励自己总归有了改变。
今天参加了《你好,寒假!》的项目研讨计划,感慨万分,蓝老师、程老师、李老师等她们的汇报让我钦佩她们的努力,感慨她们的优秀。 接下来,我就以学习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今年的寒假项目都以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为主体,以班级、家庭、社区为区域链接,实现多力驱动,共同学习,5位项目汇报的老师都采用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分析、学生参与计划的形式制定假期活动的安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再根据自己想通过这次活动完成怎样的班级教育目标,总体把控活动的方向,在这样的前提下,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让他们参与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组织、活动的完成。 他们的项目研究除了实现“融通与共生长”,还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因此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就产生了不同的寒假项目。
各位教师都向“学生借智慧”,站在学生的立场,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让孩子在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寒假的特色作业完成起来更有乐趣与动力,更使他们拥有成就感。
以熟溪小学蓝美琴老师和武阳中学李静雪老师的项目为例,她们的项目策划清楚地呈现了低段学生与高段学生寒假作业布置有所不同,低段学生主要在于贴近生活技能培养方面,而高段学生领导力以及属于初中生特有的青春叛逆期为基准,同时结合学业任务的重要性,结合学科特色布置特色作业。同时,蓝老师为了能让项目完成达到一定的有效性,从假期前一个月就开始着手安排调查,并通过班队课以“生活技能”为主题所衍生出的各类技能进行培训,做了长时间的磨刀功夫,这样的安排即符合低段学生的需求,又有效利用了家校合作的优势。而李老师在初中生特有的年龄特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以加强亲子关系,减少学生叛逆心理,并通过项目活动增加学生领导力两大情况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活动的引导组织。
除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学生特点,从程露老师和叶菲妃老师的项目介绍中我还发现不同区域的学生也有不同特点。 以程露老师所交班级为例,利用班级现代科技手段(每人都有一个平板),利用平板发展学生制作APP,学生结合平板学习编程,录制微课;而叶菲妃老师则利用身边的资源,学生奶奶在敬老院工作,以此作为切入口,作为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敲门砖。
这里我想到了我校钟杨露老师的项目活动也十分吻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因为本校多为民工子女,寒假大多都要回家,因此她制定了以“年•返乡”为主题项目制定。并以年味与返乡两大路线,进行全面的活动引导安排。
结合以上几个例子,我发现项目活动的安排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各班的有限资源,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势利导。
最后雷国强老师总结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主题的选择在于4个基于:基于班级特点,找准成长的出发点;基于问题与矛盾,利用多力驱动多层叠加解决;基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基于可能。同时,关注教育的发生,学生的改变。报告的撰写注意6点:1.指向一个清晰的目标;2.针对这个任务,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将理论化为路径与思路;3.怎样实施、操作,形成方案;4.形成完整的案例(实践依据);5.总结完成这件事要注意什么;6.反思:下一次你会怎么做。
雷老师曾说过,不管是看什么书籍或者报告都应该带着思考,以批判的角度去思考。就以这些老师的项目为例,我觉得肯定会有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但是我学习了以后都觉得很好,说明本身的发展还不够好,自身的素质还不够高,急需加强。
再结合这几天看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的变革与认识》,我目前只读了第一章,却感知在书籍的编写时,作者虽然讲的是中国学校新基础教育的变革与认识,但是从定领域、定性、定向的方向出发,确定结构框架,并从中国最基础、最密切的生存基础出发,刨根究底、追本溯源,以此来展开正题的叙述。 那我们在平时论文与课题的撰写不正是如此吗?确定方向,抓住关键字,并以此展开笔者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