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个好朋友来找我聊天,聊起了我们当初一个可以说如胶似漆的小圈子慢慢变得貌合神离变得疏远的事。我不是一个像火影里鸣人那样会说话,会唠嗑,能够鼓舞人心的人,所以就想写写一段话表达一下我的见解,算是开导,算是安慰,正巧赶在写大纲要写点东西之前,也算找找文笔。
每个人都听腻了别人对爱情的看法,对友谊的分析,今天不说别的,就说说主观对待的关系。
我始终坚信着一句话 这世界离了谁都照样公转自传 ,这不是古代帝王驾崩千人万人陪葬的时代,也不曾见过如今谁还在效仿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的桥段,在剧里看不同生却同死的兄弟,谁为谁殉了情是感动,但放在这么现实的现在却只能代表愚蠢。
现在的关系,简单拆分无非只有两种。
第一种呢,首先便是一个人自身对待寂寞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很喜欢寂寞,那么旁人看他这个人散发的便是一种无形的隔阂和冷漠。而一个人过于讨厌寂寞,会对人变得异常热情,便成了大多数人都反感的自来熟一类。抛去这两种极端的态度不谈,一个有很多朋友的人,一定是一个寂寞的人,也善于排解寂寞,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你们一定会有一种共同的寂寞,这种寂寞大概也让你们相识的自然,相忘的容易。只要一方不再有这种寂寞,另一方感应的到,再见面不必怕尴尬而故意熟络,给对方留有对旧时光的尊重和谢意就好。
而另一种不善于处理寂寞的人,朋友不多,或多或少一到几个,却是那类最最交心,无话不说的朋友。如果你有幸成为这类的朋友,你便几乎是他所有格挡寂寞的盾牌,而你们,也一定有相对应的几种不同的寂寞互相共鸣,这些寂寞让你们成为亲密的朋友,当然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总会有一天,彼此会感觉对方不如从前,对方变了,因此慢慢累积成矛盾和陌生,进而分道扬镳。因为你们的关系远比上一类人的亲密,也就没法做到如此的洒脱,就像破镜无法重圆,矛盾的激发点是你们之间维系的几种寂寞的一种出现了断点,或许是没人懂你眼神的寂寞,或许是没有配偶的寂寞,一但你或他之间的一人不再体会这种寂寞,另一个变成了被抛弃的可怜人。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不如早点放手,体面的面对自己的寂寞,如果当他是你的朋友,还想继续维持这个关系,让你们变成的那个断线的寂寞圈,要么你拉他回来,要么你自己跳出来。但如果是为了这个,你强行改变自己亦或是勉强他人变通,听起来都差强人意。所以倒不如记住一句话,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的离开。
第二种关系相对复杂,看起来像是也因为孤独寂寞遇到的几个人,互相抱着取暖,实则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而产生的关系。竞争也好,合作也罢,几个人因为有了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理想而聚在了一起,或者是因为外部条件所限制自己又无力改变的关系,比如同班同学,同居室友。因为并不是自己所选,也不是自己所愿,大家都在互相的了解着彼此,在这段互相依存利用的关系中互相磨合,努力找寻对方的优点,大度包容对方的不足。直到度过了艰难的陌生期,也便成了互相认可的人,改变过往的傲慢与偏见,慢慢打开心扉,慢慢产生依赖。而像此前一样的,当几个人中谁完成了目标和梦想,谁努力挣脱了束缚或是外部让你们强制散伙,你们便会在依依不舍中互道珍重,留下一切不切实际的诺言,然后转身奔赴下一个关系圈。所以,如果你处于这种关系状态,就千万不要因此而伤感而折磨自己,这并非逆水行舟,你不动时间就会回到过去,千万不要强迫自己站在原地,因为你会惶恐的发现,手盖着手一起许愿要一辈子都在一起的其他人,哭着喊着闹着说舍不得的其他人,每天宽慰大家说自己才是最难受的其他人,早已经走在了你的前面,留下几道拉长的影子。如果真的珍惜这种关系,那么就带头,永远走在第一个。
越长大越孤单这个词并非没有道理,朋友,我理解的成熟的意思,就是成为一个不怕孤独的人,怕寂寞的人才寂寞,不怕寂寞的人永远不寂寞。有时候,不要因为一个这辈子或许再也见不到的人而折磨自己,难为自己。任何事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要坚强的把所有过去的变成过去,既然谁都知道以前的时光是最美好的,未来却未知而令人期待,何不把所有的勇气放在面对未来,把所有的未来努力变成美好的曾经,让你能匆匆走过人生短短几十年以后回头一看,都是你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朋友,而不是不堪回首不敢想象的梦魇。
永远别说你的岁月,被谁折磨了几天几月几十年。这个世界上,能折磨自己的只有自己。能让你动摇你关系的,也无非就是不够冷静不够宽容不够真诚不够耐心不够理解和耐不住寂寞罢了。
最后,你要相信,无论如何,只要你不执迷于过去,你的过去永远是你最喜欢最爱的模样。
生而为人,那么好的一副皮囊,何不让它装上一个高傲的灵魂呢?
残梦
于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