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温了吴军老师的专栏《硅谷来信》中讲到巴菲特午餐的几篇文章,对生活又有了一点新的思考。
自2000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拍卖活动开始至今,中国已有三位企业家或投资人以高价竞得与这位老爷子吃顿饭的机会。他们分别是步步高的董事长段永平、被称为“私募教父”的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赵丹阳以及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当然,对于这样难得的机会,他们都是有备而来。
我从中摘取对我启发比较大的三点,分别作以探讨。
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当被问到“成功的道理(不是具体的方法)是什么”时,老爷子说:“我不用告诉你该做什么,因为你很优秀,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告诉你不该做什么。首先,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我想老爷子不是建议我们不去尝试创新,作为在投资界“神一般的存在”的他,一向以谨慎著称。他要表达的是在涉足一个领域前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尤其是在投资领域(本质上生活中绝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理解为投资)。这就好比我们熟知的故事——田忌赛马。只有对对方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才有胜算的可能,否则就是投机,很可能会损失惨重。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不做的智慧”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因为投资的刚需就是避险!所以,在做一件事前充分的准备是制胜的关键!
第二,不要二次成功。人生难免起起落落,似乎东山再起都会被描绘成英雄事迹。然而,起起落落的背后是那些应该被我们避免的错误,每一次“东山再起”都意味着需要付出无尽的时间和精力!太多经历过跌落又再起的人背负着家庭的支离破碎和身体的过度透支的代价。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或许不需要每一个“赛点”都要赢,但少犯错误永远都是“跑赢马拉松”的金科玉律。
第三,投资是一门艺术,而非技术。技术可通过刻苦的练习而习得,艺术则需要天赋作为基础。巴菲特不仅没有雇佣大量的投资专家来研究更多的领域,因为他知道那些人大多只懂技术,对于儿孙,他也没有多少信心让他们成为卓越的投资者,而是选择了将财富以标普500指数的方式进行投资。面对投资这件事,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吴军老师也说:“工薪阶级,与其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哪怕是稳定年回报率15%的股市上,也不如将这份有限的资源投资到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上获得的回报多!”
三点启发,愿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