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次我为什么“爆”了呢?为什么“炸毛了”呢!?美芳老师说,我应该向我儿子清晰的表达我的想法,我没有清晰的表达我的想法让我儿子知道我是如何想的。
经过这两周的讨论小组的交流,我确实发现我在“表达我自己的想法上”确实需要训练。我希望孩子“先工作后玩乐”,希望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希望孩子喜欢体育运动”,“希望孩子学的高兴、玩的快乐”、“希望孩子自觉自愿的学习”,这些我都告诉过孩子,我希望他茁壮成长。
两次事件具有共同点。一,我对儿子的行为就是“不认可”的,但我不想说“不”,不想发生冲突,所以“忍”了他。但,随着事态的进展,一步一步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想,最后“爆”了。我没有做到和善与坚定并存,我没有尊重自己的感受。二,我应该清楚的表达我的想法,期望,我希望他当下应该做什么事情。但是,我经常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我想不出我具体想让他干什么,不是特别清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总是后知后觉。不具有实时的智慧,这是我的问题。
今后,1、训练自己,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忍”。说出来,解决了就好了。“忍”的结果,是“爆”的更猛烈。2、正面管教的工具要用起来,实践起来,光想着“避免”冲突是不行的。冲突、问题是学习的好机会。要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