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去看一些事

图片发自简书

回到家,父亲继续跟孩子说去买玩具,孩子摇头不愿去,父亲说那家里没玩具呀,你玩什么呢?这是父亲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了。回顾父亲小时候,他是没有自己的自由的,作为家里的长子,在他小时候是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有一次,父亲讲,他的爷爷让他骑在爷爷的肩上,就那样,爷爷一直扛着他扛到离我们村4公里外的街上为父亲买白馒头吃,在父亲小时候那个年代,吃白馒头是很难得的事情,但是父亲就享受到了。不管他是否需要老人们把自己认为的最好的给了他。

现在再来看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其实他是在重复他小时候大人对他的模式。但是孩子并不喜欢,昨天听母亲说父亲要求带着孩子去理发,说今天要带着他去学校参加散学典礼,这里面多少有炫耀的成分,所以孩子需要理好发,洗干净,然后被他带着给一群大人参观。下午打电话问了孩子,去学校好玩吗?孩子回答,不好玩。我猜测,一定是有压力,有无趣吧。

在家时一起吃饭,现在只要我回家,堂妹三个多半多会和我们一起吃饭,临走那天中午,几个孩子吃饱了要离开茶几,母亲一直问吃饱了吗?得到肯定答案后还是不死心,又说你们看这么没吃完,再吃点吧。结果三个小家伙都不理她,起身离开。

母亲小时候,经历过自然灾害,吃大锅饭,从小饿到大的,所以他们这一代人对粮食非常珍惜,做饭做多了,拼命吃,实在吃不完了就留下来下顿接着吃。我见过弟弟倒剩下的饭菜,没有商量,直接倒,如果商量,是倒不下去的。

我从小被母亲教导,吃饭要吃完,不能剩饭,那时小,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像领了圣旨一样,真的就不剩饭,一定要吃完,撑着也要吃完。因为乖吗!听话吗!

但是90后,00后就不了。拿00后的儿子来说,他因为没有被我教条的灌输吃饭不能剩这个莫名其妙的逻辑,在自由的范围内吃多少算多少,所以每次吃饭,饿了吃完碗里饭,不饿吃到饱儿子会自觉说妈妈我饱了,很真实的一种感受,我饱了,然后我就可以放下碗筷离开饭桌了。

再想自己,不是这样,是被要求“不能剩饭”,据说是为了不能浪费,从小就被“粒粒皆辛苦”吗,却没有想过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没机会问自己的身体“你饱了吗?”

这样看来,每一代的人都在进步,一个时代养育一代人,老人不跟随时代的脚步就注定被时代抛到后面,这个别人坐飞机的时代,跑着追都被甩后面了。你还坐在原地不动就注定落后,被淘汰。所以,看到新人不一样的行为了别批判,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借鉴。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据说,一直学习追求成长的人,会显得年轻。就冲这点,继续学习吧,自己欠缺的实在太多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七点的天空 一望无际的灰色里泛着些许蓝色 不知道 是昼不想黑 还是夜不能寐 远处模糊的视线里 是泛黄的微光 不...
    37a3a0db43db阅读 2,761评论 0 0
  • 今天是2017年7月19日,我们4组对上一周进行了小组周检视。早晨时间6:00到6:30进行。 我们这期周检视相较...
    189期11组8号刘菲阅读 1,150评论 0 0
  • 你有能力守护你的纯洁吗? 人都有纯洁美好的一面!不过比例多少而已! 有的人有能力就守护的多些,有些无能就只能任凭世...
    纵情嬉戏天地间阅读 2,812评论 0 0
  •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来记笔记,更是一个思考工具。头脑风暴的时候也可以用。 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思考工具。...
    王炳炜阅读 2,750评论 0 0
  • 无论如何,你也抵挡不住你又老了一岁。面对流逝的时间,你显得极其渺小。在十五岁之前,过一年还是十几岁,那时毫不忧虑,...
    你躲在柜子里面阅读 1,794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