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公众号里都在写房价的文章,一线城市房价仍在上涨,像打了鸡血,根本停不下来。
有一些老乡已经开始打算炒老板鱿鱼了,急着离开那个曾经装满梦想的地方。
高涨的房价,热血的广告,无效的调控,到底是我们在消费,还是我们被消费?
02
我们每个人都会以为购物或消费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够干涉得了我们。甚至有专家帮我们说话:在这个无法掌控的世界里,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口袋。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我们喜欢的物品,在购物过程中充分享受选择的自由与消费的乐趣。
但果真是这个样子吗?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商品的话,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吗?是我们消费了商品,还是商品消费了我们?
原来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逐渐地被象征意义所代替。质地相差无几的东西,因为品牌不同,价格会天壤之别。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商家会诱导消费者的欲望、自由和幸福。因为只有这个品牌,才会让你看起来更有品味、更高贵、更时尚。其实,这种欲望和幸福,并非来自你的内心,而是被“制造”出来的,是被商家“制造”出来的。
03
你会不会认为一块石头就可以代表爱情呢?并且,这块石头有着和石墨一样的化学成分?
赛西尔.罗兹就是把一种叫做金刚石的矿石和爱情联姻在了一起,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南非矿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由于开采和销售无序,钻石原石市场十分混乱,钻石价格大幅下跌,小的采矿者逐渐被淘汰。戴比尔斯矿(De beers Mines)只是其中一个以矿山命名的采矿公司,即戴比尔斯钻石矿业公司,由英国人赛西尔.罗兹(Cecil John
Rhodes)于1887年在南非创立。
该公司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稳定钻石市场,调节钻石需求走向。之后,戴比尔斯公司在当地买下一个又一个钻石矿山之后,于1888年又与金伯利钻石采矿公司合并成立了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总部设在南非的金伯利市。
经过一百多年的运作,这个控制钻石的跨国集团垄断了全球钻石产量的70%,最高时达到80%。
为了提高社会大众对钻石的认知,以及对钻饰的狂热购买欲望,戴比尔斯公司每年大约耗资1.8亿美元,在世界29个国家用21种语言做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而其最成功之处,就是把钻石和爱情紧密联结在了一起。
钻石的坚硬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不渝,钻石的纯净象征着爱情的洁白无暇,钻石的璀璨象征着爱情的狂热奔放,钻石的独一无二象征着人们对爱情的一心一意。
“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
就这样,两个本无关联的事物,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包装、炒作、宣传、刺激,成为了爱情的象征,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就像爱情和空气一样广为人知,竞相追逐。
由于钻石原矿被戴比尔斯公司高度垄断,近百年来,价格一直不断攀升。
与此相反,爱情被钻石绑架之后,爱情的质量却没有攀升。
04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尤其是在不断的诱惑刺激之下。
生产商总是有办法吹大消费者的欲望,在产品功能上,他们永不放弃对新产品的猎奇,不断用价格更高、款式更新颖的产品去替代老产品;在心理上,他们更舍得投入,用广告与媒体编织了一幅幅幸福消费的幻影;在属性上,消费品已不再仅仅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更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乃至一种身份。
与此同时,消费过程被大大地压缩,交通的便利,期待的减少,以及新产品及替代产品的不断翻新,使我们在消费结束的时候,幸福感也就此消失,短暂的满足又被新的购物欲望所湮没。
其实,在消费时代,欲望并不渴望满足。相反,欲望渴望的依然是无休无止的欲望。
05
情人节,我们都会遭遇这样的情景,卖花的小姑娘,手拿鲜花,嘴巴甜甜地喊:“哥哥,给姐姐买支玫瑰花吧,你看姐姐这么好看!”“叔叔,给阿姨买支花吧,你看阿姨这么漂亮!”
“你就买一支吧,表示你爱她。”
这个时候,你是买还是不买?
爱情不仅是用来谈的,也是用来消费的。当然,也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会拿爱情的名义,消费你。
06
不仅仅是商品和爱情会消费你。
亲情也一样,某款保健品不一定会比普通的食品更保健,但当它拿孝心作由头,广告做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不买,自己都觉得不孝了。
那么信任呢?有一个朋友圈,非常信任一位老大哥,都买了他推荐的邮品,当时价格接近一千,现在跌到不到一百。当大家都信任他的时候,他早已经开始消费大家的信任了。
07
这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我们被推上了消费的战车,永往直前。
唯有消费,才是我们自己;唯有消费,生命才有意义。
这既是一个美丽的幻影,也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美丽本身就是幻影;美丽本身也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