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贝币

在距今大约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类没有多余的生活用品用于交换,货币就没有其产生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已有多余的生活用品用来交换,这时商业的雏形已有端倪,但还是以物易物的方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人类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大增,物品的交换就有了中介物。

贝      币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一种产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对于内陆的人类已是相当稀缺了,在哪个不知金属为何物的年代里,色彩鲜艳、小巧玲珑的贝壳就成了人们物品交换的中介物。

贝币产生于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钱币的始祖。贝币最初以天然的海贝在简单的加工后,被作为最初的货币使用它通常以“朋”为单位,即两串五个的贝或两串十个的贝为“一朋”。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币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仿制贝币就迎运而生,最常见的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这类贝币形体一般都比较小,长度约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

玉   贝  币

玉这种在商朝晚期至周朝的仿贝货币,以石、骨、蚌、陶等仿制的贝币,价值同等于小海贝,而由珠玉制成的贝币价值昂贵,被称为上币;而铜铸贝币被称为下币。一枚小铜贝一般重约3克或为5铢。

铜  贝  币

到了春秋战国时,赵、魏、韩、齐、鲁各国铸铜质空心无文仿贝币,特别是鲁国所铸铜贝为其本国主要流通货币。楚国的铜贝以实心有文铜贝被称为蚁鼻钱或称鬼脸贝。

蚁鼻钱

海贝从最初的装饰品到货币符号,再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废除贝币,几千年里贝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同样为金属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是本人自己辛苦翻译的,请转载的朋友注明,翻译于Z.MJun的简书 ,感谢!<翻译不容易啊> 翻译于2017年6...
    ZMJun阅读 16,188评论 0 10
  • 快到冬天了,这是第一次感受北方的冬,希望它不会太冷。 远方的那个她,你还好吗? 上次分开到现在也已经有四...
    Edinburgh丶阅读 239评论 2 0
  • 若人生只如初见,那旧街少年在我生命中借过。
    renyao阅读 267评论 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