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同时要用科学办法进行管理,切实管到位、管到点子上,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我们要把干部监督管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手段,立足“三个维度”,全面构筑干部监督立体防线。
突出政治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再好的种子撒下去,如果没人浇水施肥、修枝剪叶,也难以茁壮成长。现实中,干部走向违纪违法、腐化堕落的深渊,个人的放纵越轨逾矩是主要原因,但组织监督管理也是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监督,引导党员干部落实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让干部管理监督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批评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力提升“政治三力”,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组工讲堂”“党员领导干部讲微党课”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现场”等多元培训模式举办各类政治素质培训班。
聚焦选任监督,树立“公开公平”选人导向。党员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经常性监督。常抓源头活水,常态化储备各类优秀干部,前移监督关口,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廉政“双签字”、全程纪实、考察公告、任前公示等制度规定,严把民主推荐、酝酿沟通、组织考察、讨论决定“四个关口”,明确5个纪实环节和21类纪实事项,将民主推荐和任前考察工作细化为8个步骤17个具体环节,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紧盯干部选调、考录、任用等关键环节,严把干部源头关、程序关、质量关、责任关,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与纪委监委、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等部门的联系沟通,着力构建“部门联动、信息联查、结果联用”的干部选任监督把关体系,推动干部监督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
抓实日常监督,形成“令行禁止”有效威慑。“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管好“一把手”就牵住了“牛鼻子”。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兼职、出国(境)、离职后从业管理、“裸官”管理等规定,健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高级干部涉外行为规定。突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点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紧盯资金决策权、政策执行权、选人用人权等廉洁风险点,多渠道、常态化了解干部日常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延伸监督触角,提高监督质效。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把八小时之内的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的管理贯通起来,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