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虎口与人性的贪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幕悲剧再次引起人们的各种争论。

冷眼旁观也好,扼腕惋惜也好,指责非难也罢,而这就是这世界,一个不完美又客观存在的世界。

很多人都在谈论规则,认为这本应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事故,只要他照价买票,遵守规则。

的确,规则很重要,这世界上任何一种群居动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法则约束下,才能各安其分、和平共处。但绝对地服从规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至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这样的。

记得小时候,村里每年都要唱大戏,父亲也每年都去给戏班做饭。每天晚上,父亲总会悄悄地把我叫到戏班后厨,给我盛上一碗满满的大肉片,让我吃。当时的我吃的理所当然,认为公家的东西,不吃白不吃,吃到肚子里就是自己的。

再后来,我发现周围的人似乎都有这种特性。比如张三家里办婚宴,于是街坊四邻们,只要沾亲带故,搭上点边儿的,都跑来吃席。往往一盘菜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抢光了。

有人说,那是以前穷,大家都吃不上好的,难得有人娶媳妇,办大席,凑个热闹,改善改善也是应该的。

可是人性的这种私欲,似乎并没有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有多大的变化。

过年回家,在火车上和一个同乡聊天,也说起了这个话题。他说他们公司开团拜会,本来是公司同事一起吃个饭、抽抽奖,搞搞气氛,结果很多人把自己小孩带来了,而且还毫不避讳地说,让小孩子一起来抽奖,可以增大中奖的几率。一群孩子又打又闹,吵的大家玩也玩不好。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的趋利心态处处可见。每年双十二,杭州的各大超市都会半价促销。这一天,你去超市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乌压压的人群。如果来得晚,货架上的商品早就一扫而空。

还比如人们对待公与私总是格外分明,自己的东西用起来会尤其珍惜,而公家的东西,就可以随心所欲,毫不顾忌。

过年回家的前一晚,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刚开演了没几分钟,放映机就出了问题,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工作人员出面解释,提供了几个方案,说柜台购票可以原价退票,网上购票因为涉及第三方平台,所以没办法退票,可以换看其他电影。

这时就有一些观众不干了:这样浪费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心情,怎么补偿啊?我们就想看这部电影,不想看别的。后来,工作人员实在没办法,就承诺可以凭票兑换两张电影券,一个月之内可以免费观看两场巨幕电影。这样大家才勉强接受了。

爱占便宜,似乎是一种常态。就比如逃票,我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比如宁波某动物园,逃票的肯定不止某姓死者一人。

无奈死者运气不好,掉进了老虎洞。

慷慨赴死,这绝对不是死者的本意,他只不过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想不被保安或者老虎抓住,安安全全地逃进园内,结果他失败了。他也只不过是万千逃票者中的一员,但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因为逃避规则,而命丧虎口。

违背规则,总是要拿一定代价作为赌注的,而他赌的是命。

对此,我们应该同情,而不应该指责,因为一切悲惨的遭遇都值得同情,尽管他是自找的。这种“自找”其实是他内心趋利思想的诱导,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常常有之的做法。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常常在想,人为什么如此趋利而不计风险?当我在看《人类简史》这本书时,似乎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虽然,人类是这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一种动物,但人类却不一定是进化最完善的一种动物。作者赫拉利认为,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就早早降临人世。

看看小马,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始小跑步;小猫出生不过几周,也能离开母亲自行觅食。相较之下,人类的婴儿只能说没用得很,许多年都得当个啃老族来被抚养、保护和教育。

我们要在这个世界生存,需要付出比其他动物多得多的成本:抚养的成本、生存的成本、教育的成本、医疗的成本等等。我们也比其他动物也有着更多的追求,物质的追求、精神的追求等等。因此,为了能够好好生活,我们就要有更多的积累。开源节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以违背规则为代价。

赫拉利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动物。狮子、豹子、老虎爬上食物链的顶端,是几千万年的逐渐演化。而人类因为智商的发达,通过认知革命,在短短的几万年里就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然而我们的进化和我们的发展并不同步。

我们生活在高楼大厦的现代化都市,拥有着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但是我们的基因里却仍然保留着原始狩猎和采集时代的潜在生活方式和思维。

举例来说,高热量食物对人不好,但为什么老是戒不掉?现今生活在富裕国家的人都有肥胖的问题,肥胖症几乎像瘟疫一样蔓延,还很快地将魔爪伸向发展中国家。

这是因为几万年前作为采集者的人类,处于食物链的中下段,需要在其他高级动物的威胁下生存,想吃甜食很难,比如熟透的水果。他们很难能够随心所欲地大口吃水果,所以这种想吃甜食的直觉本能就一直深植在我们的基因里。

推及其他领域,正因为我们的基因里,还留存着那种拮据、困窘生存状态的记忆,所以我们在行为处事时,总是想方设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如此看来,我们连指责某姓死者的资格都没有了。非但如此,我们还应该对他心存感激,因为他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这个社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因为他的以身试法,必定在一定程度上警示我们,遵守规则、谢绝侥幸。

趋利但不违规,这大概是我们当下最安全、最合适的生存法则。

我们总有很多好的说教,但说教真的并不是说说而已。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比如趋利而避害;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真的有能力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让她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445评论 9 54
  • 一生遇到很多次离家,有当年的自己离开家,也有如今的孩子离开家,环境不同,滋味不同,身份不同,感觉不同。 第一次长时...
    西岭布衣阅读 410评论 0 2
  • 你去过徽州府西的“铺递所” 吗 那里 木雕、石雕、砖雕,雕雕精美 那里 巷道、溪流、人道,道道相宜 那里有三条溪水...
    土豆妈咪阅读 688评论 0 6
  • 我的生活作息规律,晚上十点睡早晨六点醒六点半起,洗漱上班,很少一觉睡不到天亮的情况发生,昨晚却是,两点多醒来,也没...
    seawayy阅读 199评论 0 1
  • 亲爱的们 又浑浑噩噩的睡了一上午,现在开始下载照片。想为咱们的这次聚会记下一笔,这样回忆起来也算是图文并茂了 。 ...
    吴花果果阅读 5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