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二、“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善忘;矢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宣“抵当汤”下之。
阳明有瘀血会用到抵挡汤,是绝对处方,不二处方。
如何知道有无血证?渴不欲饮。大便黑色代表有瘀血,在排毒。
《灵枢第八十篇·大惑论》曰:“上气不足下气过实,其人善忘。”阳明燥实或下焦湿热时,上焦是虚的,气血无法供应到脑部去,就会产生善忘。经常忘东忘西的人要看他大便是否通畅,并补足上气。
下焦实可能大便堵到,可能有蓄血。腹腔瘀血或子宫肿瘤用抵当汤,膀胱里有瘀血致小便不利用核桃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上桃仁和桂枝。
这一条辨告诉我们抵挡汤的症状:善忘,大便黑。此外,临床上的症状还有:三阴交穴压痛,舌苔齿痕明显,渴不欲饮,都用来诊断是否有瘀血。
小结:
1、太阳蓄血,血蓄在膀胱里,验其小便,小便不利,是桃核承气汤。
2、阳明蓄血,血蓄在肠胃里,小便利,验其大便,便黑,是抵挡汤。
二五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矢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矢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正常攻下后,胃里难过烦躁,可以攻,一般是腹胀满。如果第一次攻后病人腹微满,大便开始硬后面软的,代表里湿很重,不是结实,不要攻。只有确定里面是燥矢时才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攻后,阳明证(烦燥、口干舌燥、小便深黄)缓解了,要不要继续吃就看小便的颜色,变淡黄时即停,或黄昏时不烦燥,口不渴。
二五四、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矢,却使不大便也。
此条辨讲的是有燥矢的几个症状:1、绕脐痛:绕肚脐一圈痛;2、烦躁:生气,想骂人;3、发作有时:有时痛,有时不痛。
此为大承气汤证,用汤剂,取其迅捷,若用粉剂,吃到小便淡黄为止。辨证方法很多,从小便颜色、放不放屁都可判断。
二五五、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本来病人烦热, 汗出后好了一点,又忽冷忽热,到了黄昏时开始发热,代表病进入阳明了,但热不寒,完全没有寒证,就是阳明证,在承气汤和白虎汤中选择。
如果脉实者,代表里实很盛了,宜下之;脉浮虚代表还有表证,先发汗再去攻里,发汗用桂枝汤,剂量再多也不会伤津液。桂枝汤是经方家调和阴阳最好的方子,贯穿《伤寒》和《金匮》。
二五六、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怎么知道大便清干净否?“六七天不大便”,可能还有宿便,病人还是“烦不解”,肚子还是很胀满,直接问病人就好:“你觉得清干净没有?”病人的感觉最真实。攻了大承气汤之后,燥屎还在,就是药剂不足,出手太软,开的处方太轻,赶快再攻。宁可下利也不可便秘,便秘害死人,80%以上的癌症都跟便秘有关。
二五七、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直“大承气汤”。
“小便不利”并非没有小便, 当下焦太热时小便也会变得短赤,颜色很深。非阳明证也会有便秘,但小便不会这样。大便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时有微热”,没有寒,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这些都是大承气汤的症状。
为什么会喘?大肠和肺相表里。所以看肺家证的时候,有时候会误诊,看到病人舌苔黄、喘,开麻杏甘石汤,看起来麻杏甘石汤很对证,可是没有好,病人喘得不能躺下去,病人述说六天没大便,才想到大承气汤。故开处方前,一定是先问大小便、饮食习惯、还有睡眠如何?这是高明医生的习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