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和老公回乡下给爷爷庆生,买菜的时候遇到一个中学同学周。他站在两匡大白菜之间玩手机,我问他一直在老家吗?他说是的,我本来想问怎么没出去发展,农村这么落后,转念一想还是别多问。后来我在微信上问我的密友兰子是否还在跟周来往,兰子说,早不来往了,一个大学毕业生,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天天就窝在家里啃老,卖菜,不是说要让他赚多少钱,至少得能自力更生啊,你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在农村吗?就是想什么都赖着他父母。你说,谁愿意找这样的男人!
想想也是,白菜现在一块钱一斤,就是那两匡卖完也没一百块,五十块都只不准没有,他也不觉得浪费青春啊?
我之前在珠宝店当主管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姑娘,我是很喜欢带新人的,因为很多九零后身上都有一鼓朝气,一鼓拼劲,就像刚出道的自己。而这位姑娘在形象,气质,言谈中也是很有亲和力的,于是我叫店长多花点心思教她。
结果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我安排了一次暗访,结果这位姑娘并没有我想像的出众,当天是情人节,大家都很忙,她居然靠在柜台里偷偷打电话。当同事叫她帮忙时她说自己是新来的还不怎么会,于是又把事情推给了店长。
后来我看了她每次的专业考核,居然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错过四五次。最后因为学习期已过,大多事情都要独立操作时她选择了辞职,或许是她自己都感觉跟不上别人又失掉了依赖的条件吧。
朋友的儿子第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用学步车了,我本来也想给自己的宝宝用,结果很多朋友都跟我说学步车对宝宝的发育很不好,虽然保护了他不会摔倒,减少了他经历的挫折,但同时也让宝宝的平衡能力与协调性大大减弱,而这种能力在人成年后表现得会更明显。成长跟成功一样,都是需要自己去摸爬滚打亲自体验的,而不靠学步车。摔倒,然后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才知道自己有多大力量。
美国有项挫折教育,正是教人在困难下怎么调整健自己,怎么壮大自己,我想这正是一种很好的人生体验。同时也在挫折中更深的了解自己,是因为经历比别人更多的挫折,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强的面对挫折泰然自若的能力!
人人都有依赖心理,因为每个人都想让自己过得舒服点,然后把困难推给别人,于是强化了别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性的坐在了学步车里。可是如果有一天学步车坏了呢?只有面对比以往更脆弱的人生,要想自己掌握生活,还是把学步车扔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