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姐,你说,有没有什么办法不去主动社交也能获得优质人脉呢?”
嗯嗯,一个很棒的问题,尤其问题的主人自诩为资深IT技术宅。 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决定在网上做一个小调研,看看这个疑惑代表了多少同道中人的心声。
问题挂出去没多久,就收到了上百条掏心掏肺的反馈,答案基本分两类,彼此泾渭分明,势均力敌:
“绝无可能”派和“我有妙招”派
“绝无可能”派坚定地说:你高傲,你冷漠,除非你是富二代或官二代,不愿主动联系别人,还希望大家都来帮助你,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嘛。
意思收到,就是画风有点清奇,前半程读起来竟然酷似琼瑶阿姨的经典对白(你高傲,你冷漠,你无理取闹)。
“我有妙招”派则满脸淡定地说:有啊,当你在某个领域沉淀久了,拥有了行业公认的专业度,自然会有很多人需要你,各种资源自己会主动来和你链接的。
多少小伙伴听到这里,瞬间就有了被赋能的感觉,对吗?这个观点用文艺一点的表达就是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热情开朗的,可以化作一只飞舞的蝴蝶,积极主动去开拓人脉;
内敛低调的,就安安静静地做一朵鲜花,只顾低头绽放,被动吸引,也是以退为进的智慧。
哪种说法对呢?
首先,两种观点都提到了“价值交换”。
没错,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结果是共赢。回想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成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多么字字矶珠的真理。我们去观察身边人脉关系优良的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温和有礼,情绪稳定,拥有通透智慧。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我们都喜欢去向他/她倾诉,寻求出路和安慰,这种人提供的是“情感价值”
还有一种是社会资源广泛的“成功人士”,从升学就业,求医问药,到买车买房,托人找关系,他们总有办法帮忙搞定,他们提供的是“资源价值”。
所以,无论你是安静内向的PPT小王子,温柔解惑的心灵导师,还是霸道总裁助你成功36计,只要拥有可辨识的个人价值,都可以成为社会网络中被需要的角色。
正如多年来,我对芙蓉王广告语,至今记忆犹深:传递价值,成就你我。
但是两派观点貌似同时遗漏了人脉搭建中最核心的原则— “利他”。
刘润,润米咨询的创始人,当今最贵的商业咨询专家之一。他曾经说,“我是不经营人脉的”。那些能帮助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脉,只有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很多人想方设法讨好逢迎,加微信求合影,除了逢年过节群发信息,就只剩在牛人的朋友圈下面点赞致敬,这种状态太焦虑了。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说自己始终保持的基本心态就是—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到别人身上。
比如,当他听到巧妙的观点或者看到有用的资料时,脑袋里会突然产生联想,谁会更需要了解这些东西?然后从联系人里找到他,转发给对方。
吃到什么好馆子,就会及时向圈内吃货朋友推荐内部菜谱。
分享不止是一种美德,还是构建互利关系最微小的动作之一。
身边有一些保险行业的朋友,我一直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克服工作中接二连三被拒绝的压力?直到我听到这个说法:
“我们不是在推销,而是在帮助人们减少未知风险的威胁”。
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接受过“贵人们”的帮助,他们绝不是因为看中了我们未来有什么可回报的可能,只是单纯因为这样做,是他们发自内心最快乐的事。而回报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传递这份善意,成为别人的贵人,也成为自己的贵人。
可是,我现在力量还小,怎么能成为别人的贵人呢?
逻辑是这样的,不同的人生阶段会认识不同的人,或者当你具备了不同的价值时,你会认识不同级别的人。
回想我们五年前,十年前遇到的牛人,大概率不如我们日渐成熟之后遇到的牛人多,还记得刚刚我们提到的观点:帮助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脉,你帮助的才是你的人脉。因为那时我们年轻,自身价值不足,能帮助的人也少,这条“小河”仅能在自己的流域里缓缓流动,当我们不断长成为大江大河,就有了裹挟沙河生物一起流动的能量,而如果还可以增长,我们就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汪洋大海之中,掀起波涛汹涌的浪潮。
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还需要不断输出/分享自己的价值。能帮大忙,就提供大价值;能帮小忙,就提供小价值。帮大忙90分,帮小忙60分,不帮忙0分。
我见过很多公司的前台MM和IT小能手们,好像对公司内部的岗位晋升漠不关心,却对网络粉丝的聚散离合耿耿于怀,对行业同道们的认同与否斤斤计较,因为他们在更广阔的人脉圈里找到了呼应和认同。
很难预测未来公司的发展路在何方,但是一群依赖网络协作,走专业化生存的个体,一定会在发展出更广阔的人脉和更丰富的可能。
越是聪明的人都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我们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