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爱玲,我想不说众所周知,最基本的也是知其是位作家的。偶尔会看到一些文章对她给予负面的评价,让我觉得有些怅惘。
都说不随意评判不相熟之人是一种教养。换言之,再说的直白一点,当代的我们,并未与张爱玲相识,也未与她相处过,就随意地去评判她,个人认为这并非君子所为,也并不是一个有素养的人所为。
我们认识张爱玲,是从文字开始的,对她的作品存在争议,有些微词,这无可厚非。可随意对人进行负面评价,这就是自身素养的缺失了。
而且,逝者已逝,与其过多地对个人进行评价,还不如多看看她的作品。毕竟她的作品,才是我们想要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张爱玲的文字一直都是独树一帜的,在她那个年代是如此,现在依旧如此。她在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和散文中诙谐、客观的语言都显得别具一格。特别是她的散文,在自然中流露出的才气,以及带着英国小品的幽默感,让人读之兴味盎然。
因此,在我看来,过多地窥探她的隐私,有时并不如她的作品来的有趣。况且,在生活中我们都懂,不在背后随意议论他人。那么我们不随意评论名人的私事,不但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自身教养的体现。
一、不随意在背后对他人评头论足,是最基本的品德
有时候想想,觉得这个现象有些趣味:自古以来,我们对名人私生活的关注度来看,明显对女性的关注度更高一些。
不论以前的“四大美女”,也不论“秦淮八艳”,就拿近现代的几位知名作家来说,明显的,我们更关心女作家的私生活。就拿张爱玲来说,她的出身、婚姻和性格问题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更多的是不客观评价,让我觉得挺不舒服的。
背后随意给予他人一些不客观、负面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
谈论名人和作品有时候是我们与别人沟通中,成为打开话题的关键。可是,这并不是用于附庸风雅的。在对一位作家和作品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就不要随意给一位作家安上不好的标签。
就像之前看到有人评论鲁迅先生缺少文人的风骨,因为其曾被迫屈服于日本人的淫威下,就质疑他的风骨。个人认为这样带有个人色彩的议论,并没有多体现自身的涵养。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那样朝不保夕的战乱年代。没有亲身经历,自然就没有感同身受的说法了。所以,我们不能以国胜民强的和平年代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文人。
再说回张爱玲,因为其与胡兰成的一段婚姻,就时常被后人诟病,说她不爱国。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
张爱玲是一个个人主义比较重的人。她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对社会、政治都没有太强烈的情怀。不太强烈和完全没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只是不太关心政治变动,后者则大部分是反叛者了。
这从她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她对政治有关注,对时局和国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就以她的散文《更衣记》为例,里面对中国服饰的细致描绘,若非细致观察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兼具画面感和深度的文章来的。同样的,会从衣服的变迁中仔细观察一个民族,没点情感也是做不到的。
因此,从客观角度来说,完全不能随意就给她扣上“不爱国”的帽子。这样的评价欠缺了些许理性。
二、对生活保有热情,世间之事皆是新鲜事
让张爱玲成名的是其小说,可让其初露锋芒的却是她的散文。而且张爱玲的散文更凸显其文才。小说偏向于“矫揉造作”,作者会刻意为其营造氛围,造就声势;而散文更倾向于天然的流露,因此也就更容易看出作者真正的文才功底。
张爱玲的《流言》是我未了解张爱玲全部身世之前,所读过的一部散文集,让我读之觉得甚是有趣的一本散文集。里面独特的视觉和对周遭事物的新奇之心,让我一度认为张爱玲是个乐观且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她的文字是有点活泼的。
不过通过深入的探寻后,让我明白了她算不得乐观,可对生活的热情却是有的。她会对刚刚结束战争的香港的场景进行细致地描绘,还会对自己回忆中的“片糕”进行描绘。我一直都觉得用“描绘”二字更适合来阐述张爱玲的文章。
她的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对事物的描述都特别让人有画面感,还是以《更衣记》为例,我随意列举其中一句对“高的与鼻尖平行的硬领”的元宝领描述:
“这吓人的衣领与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称。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
这句话简短,活泼,颇有些揶揄的味道。这就是张爱玲的文字,有画面的重现,还有对社会的见解。
看张爱玲的散文,我们看到的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活泼生动。如果说“文如其人”,那我认为张爱玲潜意识里,还有保有着少女的灵动的。
毕竟,我们对日常的所见所闻是漠然的,因为天天都能见到;对中国这个大环境也不见的有很大的热情,就像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未必会多细致地去研究中国文化的变迁。
可张爱玲的多篇文章比如《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和前文提到的《更衣记》还有一篇说中国宗教文化的,因其之前都是英文版本,是写给洋人看的,所以张爱玲可以说是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去叙述。文章整体更为客观,可里面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也甚为独特和深入。
这样的细致,如果不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人,是很难写的出来的。
三、提升自身修养,不做“有闲阶级”
张爱玲的《更衣记》中还有提到一个词汇——“有闲阶级”,这个词用的十分具有嘲弄的口吻。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
“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
说这句话之前张爱玲对中国衣饰上“无意义”的装饰提出了质疑,在说到“连鞋底上也布满着繁缛的图案”时,虽是反问句,可其中嘲讽的意味不言而喻。不得不说张爱玲文字的独到之处,她对事件背后的内涵是具有嘲弄和讽刺意味的,可是又不似鲁迅先生那样让人读之立马就有着沉重感。
张爱玲的文字带有着天然的过渡作用,她的炼字炼句,带有着“张氏诙谐”的韵味,让人从轻松中逐渐过渡到沉重之感。
“有闲阶级”就算到现在也依然存在。就说前段时间,观众对《三十而已》中“林有有”进行网络攻击,甚至都攻击到扮演者张月本人了,吓得人家姑娘把评论功能都给关了。这难道不是“有闲阶级”才干得出的事吗?
常年在网络中,随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还有那些盲目跟风者,不就是精神世界匮乏的“有闲阶级”吗?
这跟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有着同一个性质,那就是——闲。这种闲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闲。不闲的人,不会成为看客。同样的,不闲的人,也没空钻研那些仅仅只是无意义的繁缛图案。
愿我们都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不随意议论他人,因为这种行为与“坐在村头的那群妇人”没啥分别;对生活保持好奇,因为这是热情的涌泉;不做精神世界的“闲者”,因为这除了让你堕落,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