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简单而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最终是由基本的粒子—原子所构成,这是一个静态分析。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物质都有一个形成、发展、衰退、灭亡的过程,因此原子必然不是静止的。让我们通过碳原子的一个例子,来看看原子是如何“雁过不留痕”的游走在不同物质间的。
院子里种了一颗草莓,通过光合作用,草莓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系提供的水分,太阳提供的能量等,逐渐成长,最终成熟。这个过程它将碳原子固定在体内,成为自身组成的一部分。有一天你把它摘下来吃掉,它在你的身体里代谢,物质被分解,能量得以释放,其中的一部分碳原子又被固定在你体内,成为你自身的一部分。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衰老,而后死亡。火化的过程将其中一些碳原子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这其中碳原子的转移过程是空气—草莓—你—空气。这个过程中,碳原子本身没有发生丝毫变化,它只是从参与构成一种分子转变为参与构成另一种分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就是说,无论二氧化碳,还是草莓,还是人,都是由碳原子参与构成的临时性的一个存在。随着碳原子的转移,这个存在会消亡。
《圣经》(创世纪,3-19)中有一段话:你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陶渊明也有诗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看来人也是如此。
当我们将这个观念放大到整个世界,你会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就像小朋友玩堆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相当于不同种类的原子,每一块积木都不会改变,但是他们的重新组合就呈现出不同的东西,从而构成这个纷繁多样的世界。
同时,任何事物都不是永存的,按照佛教的观点,都要经历成、住、坏、灭四个阶段。因此原子在世界上是流动的,是不属于任何一个物体的。
那么结论便是: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原子被组合起来的一个暂时存在,世界只是一个幻象而已。
故曰:世界非世界。
呜呼哀哉,烧脑吧?次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