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追求

过去有段时间,对追求这个概念理解出了点偏差。觉得不必要有什么追求,接受一切,只看当下就好。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慵懒。

现在发现人还是需要有追求的,可以把这个追求定为是“不可得”,但并不是“追求不可得”,前者的不可得是本质主体,后者是宾语客体,差别老大了。

于是,这追求的过程就变成了数学的求极限的过程,一直在逼近,approaching,而不可达到。有点像芝诺笔下那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阿基里斯的感觉。

我尝试举过例子,你看那峨眉山的万佛顶多么的高,你如果以那里为目标,你最多只能走到山顶。而如果你以“不可得”的态度,一直走啊走,所有的障碍边界都不是障碍边界,说不定你都还没意识过来,脚下的阶梯就已经变成云朵,而你已经御风而行了。

有目标的追求,有边界而好像能得到,至少带来三重可能的烦忧。还没得到之前痛苦,得到之后无聊。而大多数情况是你认为你能得到,但你的能力运气就是不够,就会对命运不给力升起诸多的哀怨。

解构你的目标,用不可得的追求一石三鸟,岂不痛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