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物,南水北调人文情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工程渠道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文明,穿越古人类生产生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连接楚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2005年至2012年,河南文物部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数百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发掘重要遗址369处,获取各种文物10万余件,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工程中的文物保护成果,河南文物部门调集在库区和干渠建设中出土的文物精品6000余件……”2022年6月2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南泓清流北润去,千里长渠过万家”社会实践队进行以实地调查团为首的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实地参观。

此次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实地参观由居住地为河南洛阳的社会实践队成员苗青进行线下的实地参观,之后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与社会实践队成员一起分享心得体会。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一项特大水利工程,涉及鄂、豫、冀、京、津5个省(直辖市),总干渠全长1267公里。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工程渠道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文明,穿越古人类生产生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连接楚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2005年至2012年,河南文物部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数百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发掘重要遗址369处,获取各种文物10万余件,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在线上分享阶段,队员苗青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工程中的文物保护成果,河南文物部门调集在库区和干渠建设中出土的文物精品6000余件,旨在扩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保护、支持并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让文物保护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的实地参观,“南泓清流北润去,千里长渠过万家”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感悟到了南水北调伟大工程在修建过程中所做的除工程建设外的更加深厚的人文工作,感受到了为祖国建设者的一片甘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