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我透过舷窗凝望泛着银光时而有白色海鸥掠过的蓝色海面。
白色浪花,白色海鸥,白色船身。
蓝色天空,蓝色海面,蓝色裙边。
威海的阳光穿过蕴着海味的空气在皮肤上烤着,焦灼,炽热。然而晴朗的天气才能看见蓝色的大海,这时候的海面像一个巨大的蓝瓷碗,盛着倾泻而下的日光。
大白船在蓝瓷碗中驶过,激起层层浪花。
十五分钟后我登上了刘公岛,游览各种博物馆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
我向来对博物馆没有很大的热情,我没有耐性一点点慢慢品读历史。进去之后就随着大流拍了几张照片,现在对那些馆藏的印象只有在翻看相册时才会慢慢浮现。其实我很不喜欢我对于历史的态度,这种态度既不是轻慢也不是畏惧,我只是没有仔细阅读史料的兴致。然而就是这种没有兴致的游览,似乎只是为了拍照的游览,最终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游览过后我的收获是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是想要全面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仅凭浏览一遍就能记住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也不太可能,但总得有个大概把握吧,不然在介绍景点的时候却只能像我现在一样茫然不知所措地胡言乱语。
刘公岛挺大的,很多观光车在身边一辆辆经过。但我不想坐在上面走马观花地溜一圈。我只是慢慢地走着,看到了定海神针,经过了炮台,参拜了龙王庙,观摩了水师学堂,闻了抹香鲸的排泄物。
日高人渴,我便坐到一条长凳上休息。看着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顿时觉得心头愁云散去,那一阵为着一点私事烦闷不已。我拿出口琴吹了一曲《爱尔兰画眉》,虽然技术很见不得人吧,但是吹完后豁然开朗。
重新迈开脚步,似乎也轻快了几分。
三个小时的游览确实很短暂,但刘公岛作为一个爱国教育基地也彰显着它的价值。看着甲午海战时我们落后的武器,英勇献身的将士,残忍野蛮的侵略者,我真的感到屈辱,崇敬与憎恨。
当晚回到威海去逛了东城路夜市,据说是最巴适的小吃街。然而并没有看到太多的美食,吃了皮皮虾鱿鱼圈海星烤串还是很满足了。
第二天一觉睡到十一点,去成山头看日出的计划也泡汤了。下午在华夏城逛了许久,几乎每个景点都去了,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印象最深的是三面圣水观音的喷水表演,壮观的场面配上大慈大悲观世音的音乐让我特别想哭。
或许是布满尘埃的心灵受到洗礼,或许是悔恨歉疚的心灵得到救赎,或许是冷漠自私的心灵感到温暖,或许只是一时气氛渲染。莲花觉悟成佛,菩提普度众生。
华夏城里还有一条胶东民俗街超级吓人,里面有各种展示胶东民俗的假人,咿咿呀呀的配音萦绕耳畔: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迎亲婚嫁的喜庆号子,老牛耕地的哞哞叫。漫步其间总是感觉阵阵凉意侵袭。
两天的威海之行就在暑热和疲惫中结束了,留下了一点小遗憾。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想要在威海这个城市慢慢玩。沿着海滨骑行,累了就找一家温馨的小店喝杯奶茶,还要买点面包去给海鸥喂食,我喜欢看它们扑棱着翅膀可爱的样子,手心肩头栖满海鸥,袖口裙边灌满海风。
游玩这种事,没有必要每个景点都去一趟,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紧凑充实,行色匆匆地在这一个景点拍几张照,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景点。旅行又不像是玩闯关游戏一样,必须在这一关集齐道具才能进入下一关。怎么说呢,慢一点总会好些吧。人生也这么短,跟一次旅行似的。为什么不顺从本心,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多驻足欣赏,不感兴趣的地方就跳过呢?虽然会错过一些东西,但我们得到的是真正用心体会过的。我们来这世界一趟,是要把大众认为所有必须经历的都经历一遍才算圆满吗?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量力而行有所取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下一次跑到这个世界上来玩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了。
只要蓝色和白色,只要天空云彩,大海帆船,裙角海鸥。
七月我眼里盛满一片日光肆意流淌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