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那些吃瓜的女孩形态记忆犹新

图片来自网络

西瓜,顾名思义,是从西方传入中国。资料查找说西瓜原产地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后来流传埃及,传至伊朗,经古代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瓜的季节,市场上西瓜种类琳琅满目有叫黑美人,麒麟瓜,无籽西瓜,特小凤,红小玉等等。

联想古代诗人描写西瓜美味功能有诗句: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瓶。还有佳句: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墩倾诸茶。我们家乡夏天不吃西瓜,简直不叫过夏天。

那个爽爽咬一口,甜甜的西瓜汁足足能把酷热的夏天融化掉。让人对夏天生出无限遐想眷恋。

初中二年级的夏天的一个礼拜天,同学萍子,兰兰,花花,我们四人没吃早饭就前往隔壁村同学丽丽家吃西瓜。那可是丽丽特意邀请我们几个死党帮他家吃西瓜,吃出瓜子来卖。

我们四个在学校就说好了,空到肚子来,不吃任何东西,就吃瓜这天,想想都美死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个人家里情况都只能解决温饱的样子,大人一个夏天也就偶尔买几次西瓜解解渴,解解馋什么的。根本满足不了一颗吃瓜少年觊觎的心思。

没有说像现在一样,随你怎么吃,能吃多少就买多少,不问价格,不问数量,想怎么买就怎么买。然确再也没有对吃西瓜的那份期盼,那份憧憬,那种咬一口西瓜,西瓜汁爽到飘的感觉了。

当我们到达丽丽家时,隔远就看见几大娄匡装好的青皮西瓜在她家的客厅整齐的排列 着。我们安奈着兴奋的像中了彩票的心情一样,跟丽丽说,能不能把西瓜抬进你睡觉的房间里去吃,我们可以敞开肚子不顾形象的吃而不怕被陌生人看见。丽丽说可以啊,只要你们给我家多吃出点瓜子来,我爸妈还叫了几个邻居来帮吃呢。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没有手机拍照,更别说相机了。要是拍一张我们当时热火朝天吃瓜的照片,到现在都能成为经典了。

我们抬进房间两大娄匡,赶紧关上房门,叫丽丽切西瓜,我们四个管吃。

刚开始丽丽同学根本切不赢来我们吃,而我们四个又生怕比别人少吃一块瓜要吃亏的心情,都低下头呼哧呼哧的吃。

一下子又抬起头瞄一下别人吃瓜情况:我说花花没吃干净就扔了浪费,萍子在我们这私密空间还装什么文雅,吃快点,吃快点。而萍子又说兰子只见你吃瓜,怎么你面前瓜子那么少,难道把瓜子一同咽下去了,小心过几天头顶长出瓜苗来。个个都说我最能吃,看起来最矮最瘦,肚子储藏功能太弱啦。我们嬉皮笑脸,不计前嫌欢乐的互相指责一通。

没几分钟,两大娄匡西瓜被我们消灭掉。结果就是我们四个人的肚子变的滚圆滚圆的,赶紧把裤头伸开,当心肚子爆掉。

再过了一会儿,就争先恐后抢着上厕所,我跟萍子差点打起来了,感觉一秒钟都等不了一样。当时的感觉就是拉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比吃西瓜还幸福,比有豪宅,有金钱幸福。

这种吃瓜感觉,情形只有在当时那样的年龄,物质匮乏条件下才特有的画面。现在物质过剩,大家奔小康的时代,对食物讲究精、致、细,营养结构均衡,有了一种安全稳定的芸芸众生,少了一种粗矿张扬的人间江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