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九台文友社为了广大文友在传承创新中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神韵,组织参观了九台区几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风活动。
说到非遗这个词,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所谓的非遗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说有一种情怀,会在时光里愈久愈烈,愈老愈深,比如那些传承、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路上,临时做导游的老师介绍着我们的行程:营城矿山面包房;王氏剪纸;满族训鹰;双喜老宅;蜂蜜营张氏传统养蜂技艺;平氏浸膏制作;蔡氏纸葫芦制作工艺等。我们听着,想象着,耳没了喧闹,眼没了缤纷,停停站站间,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记得小时候,母亲要是去赶集,我最盼的就是她能买回来营城大面包,一袋里面10个,舍不得吃又控制不住要吃的我,总被母亲嗔怪地说是馋猫。后来条件好了,合种的零食,我几乎都忘记有营城大面包了。今天竟然有人再次提到,还能亲自到面包房里看它的生产过程。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九台这方水土上,有山的味道,水的味道,还有人情和烟火的味道,这些味道经过时间的发酵,最终成了历史的味道。
文友们议论着营城大面包的生产,制作和它的历史发展,历史意义。不知不觉间下一站到了,九台区其塔木的戢家村,戢家村的训鹰习俗那可是历史悠久。村里有“鹰把式”,其家训鹰四代传承,院里三面高墙,正面是房子高的铁网,鹰被围在了里面。训鹰的第一步就是围鹰,还有熬鹰,放鹰,送鹰三步。多数文友都是第一次看到鹰,兴奋加好奇,纷纷找各种角度给鹰拍照。鹰可真是见过世面,摇摇头,伸伸脖,拍打一下翅膀,或站或飞,把各种动作展示给围观它的人。自强不息,桀骜不驯的满族人们,他们传承的训鹰习俗具有历史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价值。
世间的美好,除了凝望,还有品尝,怀念和回味。下一站,九台区胡家回族乡蜂蜜营张氏传统蜂蜜制作技艺更是让我们向往。该项技艺的养蜂、蜂蜜制作的基本知识、蜂蜜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都是我们不知道而想了解的。
据说蜂蜜营张氏传统蜂蜜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康熙十八年的时候,沙、唐、段、张四个家族被发配到蜂蜜营屯,成为打牲乌拉衙门的蜜丁。康熙四十五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松花江西岸设立5座官屯,称五官屯,蜂蜜营为五官屯之一。蜂蜜营传统蜂蜜制作方法一直在民间传承,最终,张氏家族将其传承至今,并有所创新。
蜂蜜营张氏传统蜂蜜制作技术从原始制蜜方法,掏取蜂巢中蜂蜜,到桶养中蜂,挤压蜂巢取蜜。又到自然王台蜂王,十字架搅蜜法。之后是蜜源于蜂,人工培育蜂王,逐花夺蜜,从蜂到蜜都有了质的飞跃。今天来参观的是第五代以椴树花为主要蜜源,每年6月中旬开始采椴树蜜,通过香薰、分解、转化、储存、浓缩、调整温度、封蜡7—12天,蜂蜜波美度达到41.5度以上,水分18%—20%左右时,开始生产纯天然的蜂蜜,如今的张氏蜂蜜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几乎家喻户晓。热情好客的张家人,拿出了最好的蜜招待我们,我们嘴上尝着蜜,心里甜滋滋的。
带着难忘的甜蜜,我们参观了双喜老宅,王氏剪纸,平氏浸膏的制作,最后一站是蔡氏纸葫芦制作工艺。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吉祥如意,代表祥和的气氛。在北方,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将五颜六色的纸葫芦挂在屋檐下、门口、屋内等,保佑全家一年吉祥、幸福。每年都在买,每年都在挂,可很少有人了解纸葫芦怎么制作。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纸葫芦制作基地——九台区蔡氏纸葫芦工厂。这也是九台区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之一。
蔡氏纸葫芦扎制起源于清末民初,后发展于长春市九台区九郊街道办事处新合村一组,到现在历经四代。第三代传承人蔡兰亭在1976年,建立了家庭作坊,招收学徒。1982年,成立了“蔡氏纸品厂”,使蔡氏纸葫芦扎制从家庭作坊走向了规模化生产;2012年,成立“蔡氏纸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传授周边农民工扎制技艺,扩大了产能,拓宽营销渠道,使产品销售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一进合作社大院,全都是纸葫芦的半成品,都是印染后五颜六色,放在外面晾晒的。纸葫芦制作需十余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很细心,选纸、印染、晾晒、轧型、裁绳、做穗……每一道工序都很费时,大概需近一年的时间筹备。我们很亲切地称纸葫芦制作合作社的大老板为蔡大哥,蔡大哥非常热情地领着我们看了堆积如山的纸葫芦制作用纸,看了扎型的机器,工厂有很多工人就是周边的妇女都在认真有绪地忙碌着。蔡大哥给我们介绍了给奥运会捐赠的扇型纸制品,还好客的给每个文友送了各种纸葫芦。
一路风尘,总在记录,一些思绪,零零散散飘落在时光里。习近平总书记说传承创新,保护为先。既然历史赋予我们别样的风情和使命,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相信,九台非遗项目的发展,会迅速带动边台经济的腾飞。
边台梦,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