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盈年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爱自己?
在我看来,爱自己无非六个字:阅己,悦己,越己。
1、 阅己:认清自己,才能理顺生活
《淮南子》中写道:“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意思是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见自己的眼角。
说的就是,人这一生,最难的就是认清自己。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狐狸欣赏着晨曦中自己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作为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憧憬着,寻找目标。然而当骆驼真的站在它的面前时,它却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只能饿着肚子另选目标。
正午的太阳又一次照在它的头顶,它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也许一只老鼠就够了”。结果导致唾手可得的猎物从身边白白溜走,自己却连牙缝都没填满。
导致狐狸有两次截然不同选择的原因是,它把“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万兽之王。面对正午阳光毫无分寸地缩小了它的身影,它又开始妄自菲薄,低估自己的能力。
生活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像狐狸这样的人,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要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得到的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打击。要不低估自己的价值,就会错失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只是聪明。看透自己,才算智慧。当一个人悟透了自己,便能扬长避短,找准定位,在前行之路上,走得平稳踏实。
2、 悦己:接纳自己,才能活成自己的光
《增广贤文》里有云:“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便是自轻。”
意思是说,懂得自尊自爱才会被人看重,自轻自贱只会让人看轻。
深以为然,人若是无法自爱,又怎么要求别人喜爱自己呢?
一个人最高级的自尊自爱,不是取悦世界,而是懂得真正地接纳自己。
有个小故事:一位伟大的雕刻家,得知自己即将死亡。他很害怕,后来想到一个方法,他为自己雕了11个雕像。当死神来到时,他屏住呼吸,和雕像一样,一动不动。死神非常迷惑,12个一样的人,他该带走哪个呢?死神分辨不出来,只好向上帝求助,上帝教他一个暗号。再次来到雕刻家这里后,死神说:“先生,一切都很完美,但只有一件作品有个小瑕疵!”雕刻家一听,忘我得喊了一声:“什么瑕疵啊?”
死神神秘一笑说:“我抓到你了,这就是你的瑕疵——你太苛求自己了,连天堂都没有完美的东西,更何况人间!”
许多时候,我们的痛苦就源自于心求圆满,不甘平凡。
生活已经很疲惫,就不要总给自己加压,强求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成为那样的人……太多的苛求,总有一天会拖垮自己。
做人无须追求最好,更不用事事苛求,凡事遵循本心,尽力而为就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活成自己的那道光,才是最真实自在的人生。
3、 越己:优于过去的自己,未来才可期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活着,要在自我审视中看清方向,更要在不确定中勇往直前。敢于突破自己的天花板,才能完成华丽的转。
国学大师南怀瑾初到台湾之时,住在一个菜市场附近。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终日喧嚣。但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他经常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婴儿哭闹。如此困顿境遇,南怀瑾仍能安贫乐道,恬淡为乐,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莫扎特曾窘迫到在天寒地冻中不得不搂着妻子哼着曲子、跳舞御寒,但在寒冷中依然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用仅仅36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永恒的传奇乐曲。
面对心爱的妻子去世,泰戈尔忍受着痛苦,将这痛彻心扉的悲怆凝成了诗集《追忆》。他说,我不求自己的痛苦会静止,但求我的内心能够征服它,因此泰戈尔终成一代诗圣。泰戈尔的心灵容器是这样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
深以为然,人生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了,25岁的体操王子频频失误,最终和金牌失之交臂。面对国内同胞的质疑,李宁被迫选择退役。
恰巧当时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得知他退役,便盛情邀请他一起经商。于是,这个身上揣着106块金牌的体操王子,跳出了铺在眼前的安逸道路。前半生只熟悉鞍马、吊环的他,在李经纬的资助下,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初次尝试鞋子制作,李宁一下子亏本了50万,这50万的代价让他知道了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从此,他开始恶补服装和运营知识。白天跟着职业经理人学习公司管理,晚上又埋头钻进了研究服装设计的书籍中。他每天都会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去,公司里人走光了他都不知道。正是他背后有着数不清的血泪,才有了如今人尽皆知的国际运动服装品牌。
美国作家尼尔·唐纳说:“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只有不让自己过得太舒服,不断跃迁,才能抵达新的人生高度。
阅己、悦己、越己是真正爱自己的开始。
敢于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敢于超越自己,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