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链条一环扣一环一样,责任链模式就是责任链对象之间相互关联,让消息在他们之间传递。消息从链首发出,沿着链条传播,直到有对象处理为止。
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使用场景:
多个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但是具体哪个对象来处理需要在运行时才知道。
请求的对象不明确的情况下,可像任意一个对象提交请求。
在运行时需要动态指定一组对象中的一个来处理。
实例:
你上周去上海出差,花了50万,回来要报销,找到了小组长,小组长一看,卧艹,这个金额我批不了。 于是小组长去找到了部门主管,主管一看,这数额也超出我的管辖范围了。主管又去找到了经理,经理说「我只能报批5万以下的金额」,于是经理找到了老板。老板看后说,好了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让我们来看看怎么实现。
首先有一个责任链基类 Leader
里面有两个抽象方法,getLimit用来获取具体实现类能处理的最大金额。handle(int money)方法,里面由子类实现如果要处理数据具体的做法。
还有一个handleRequest方法,使用来实现责任链传递的。
有一个成员变量 Leader nextHandler,用来保存高一级的领导处理者
//handleRequest责任链传递方法的实现
public final void handleRequest(int money){
if(money<getLimit()){
handle(money);
}else{
if(null != nextHandler){
nextHandler.handlerRequest(money);
}
}
}
也就是在具体实现类中,要是能处理就调用自己本身的handler方法处理,如果处理不了,就调用下一个对象来处理。
Android源码中的责任链模式实现:
大家再熟悉不过了,Android中触摸事件的时间分发处理机制,其实就是责任链模式。
ViewGroup时间投递的递归调用就是一条责任链,找到责任者就消费掉此事件,具体体现在View中的onTouchEvent方法中返回值的设置,如果返回false则继续传递,如果返回true,就消费此事件并且不向外传递。
实战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有序广播来处理一个广播事件,原理很简单,这里就不写代码了,就是Acitivity中发送一个有序广播,里面有两个信息,limit和msg,limit是定义广播处理的匹配权限,比如1000,100,10,msg是广播携带的信息。
然后有三个具体实现的广播,通过limit来匹配,如果符合就自己处理,否则就发送给下一个广播。
优点:对请求者和处理这的关系解耦,提高灵活性。
缺点:请求链中的处理者着遍历,影响性能,特别是在一些递归调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