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话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穿越千年的时光,在每一个重阳佳节,勾起人们心中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重阳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它承载着古人对故乡、对亲人的眷恋,也寄托着今人的敬老之情。

重阳节,又称 “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在古代,民间有登高远眺、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如今,这些习俗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着,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高,是重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登上山顶,俯瞰大地,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红彤彤的枫叶、五彩斑斓的秋菊,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在这一刻,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登高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高,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胸更加宽广。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大乐事。菊花,是秋天的使者,它不畏严寒,傲然绽放。在重阳节前后,各种菊花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如金,粉的如霞,让人目不暇接。菊花的品种繁多,有千姿百态的龙爪菊、雍容华贵的牡丹菊、清新淡雅的雏菊等。赏菊,不仅可以欣赏到菊花的美丽,还能感受到菊花那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古老习俗之一。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辟邪消灾,保佑平安。如今,虽然插茱萸的习俗已经渐渐淡化,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节日氛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插上茱萸,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美食。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的重阳糕上插着小红纸旗,有的则点缀着红枣、栗子等。重阳糕寓意着 “步步高升”,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品尝着香甜可口的重阳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重阳节,更是一个敬老的节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应该多陪陪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可以陪老人一起登高赏菊,品尝重阳糕;也可以为老人捶捶背、洗洗脚,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老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们应该尊重老人,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的优良品质。

金秋时节,话重阳。重阳节,这个充满诗意和温情的节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去关爱那些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老人。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登高远眺,赏菊插萸,吃糕敬老,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重阳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