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烽火岁月,仰望英雄——参观李珍纪念苑

        周末,我和文友们驱车去参观李珍纪念苑,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感受熠熠生辉的红色精神。李珍,河北磁县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弃学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党。1945年担任安阳县二区区委书记,始终坚守“为人民而战”的坚定信念。1947年4月6日,李珍在侦探敌情时,在公光山遭遇日伪军,因寡不敌众,与战友一同殉国,年仅25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

        这座纪念苑位于安阳市殷都区都里镇的李珍村(原公光村)。一下车,高大的石牌坊就映入眼帘。牌坊上刻着一幅楹联——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上联歌颂了李珍的精神与浩然正气长留于自然山水之间,下联以常青的松柏象征烈士英灵永存,寄托后人的缅怀与敬仰。  

       穿过牌坊,来到了广场中间的烈士亭,八角亭的设计更显得肃穆庄严,里面立着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的字迹已经斑驳,但文字背后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依然震撼人心。

       广场东面墙上展示着精彩的历史瞬间:公光民兵巧布地雷阵,李珍带领军民冒雨攻克白云山日伪碉堡,炸毁敌人据点,缴获大量武器……

       烈士亭向后是李珍的汉白玉塑像,只见他身着军装,身上带着历史的风尘。右手插在腰间,左手半握拳头斜放在衣服下摆。目光坚毅,眼神中充满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看着这一切,耳畔仿佛响起一阵阵战场上的枪炮轰鸣,让人不禁对这位革命先辈肃然起敬。

     从塑像后面继续向前走,西边的展示走廊外刻着一幅楹联: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光荣牺牲,横批是浩气常存,这幅楹联在走廊上显得格外厚重。驻足凝视,它好像在讲述着李珍这位英勇无畏、信念坚定的革命战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走进纪念馆,墙面上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记、实物展品,全面展现了李珍烈士的生平事迹与革命精神,虽已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承载这沉痛的历史记忆和为人民而战的不屈的战斗精神。

      烽烟散尽,时光荏苒。这座纪念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静默中诉说着过往。曾经,他们都是父母牵挂的孩子、怀揣梦想的少年,却在国难当头时,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挺起民族的脊梁。原来,真正的英雄不是不知恐惧,而是将恐惧碾碎,化作守护家国的勇气,不是生来坚毅,而是用信仰在绝境中铸就不屈的脊梁。

    参观结束后,我深受触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让我加深了历史认知,更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此时此刻,我才真正读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分量。站在纪念苑出口处回望,汉白玉石牌坊显得更加高大,这座纪念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过去光辉的历程,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