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培训机构的"量子波动速读"骗局掀起了广大网友的群嘲之浪。
各种量子波动速读的黑历史和黑现状都被扒的一干二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荒谬的智商税骗局竟然来源于文明国家日本。
所谓量子波动速读,指的就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复杂原理,学会后不仅可以速读,还能闭着眼睛就和书本发生感应,即使戴上眼罩也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以量子波动速读为卖点的培训机构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这种不符合常识的骗局其实仔细一想就能破解,但是总是有家长和学生上当受骗。不法的商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毕竟这种"高超技艺"的学费有时竟高达上万元。
此新闻一出,诸多大学生纷纷发出感慨:要是真的能够量子波动速读多好。尝遍了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和备考的心酸的当代大学生,实实在在地认识到量子波动速读的荒谬性,却也实实在在渴望它的存在。
一周3000页
今年11月14日,清华大学本科生特奖答辩在学校的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作为全中国最重量级的大学,其一年一度的特奖评选向来都是社会热点。毕竟全国人民都热衷于关心最高学府塔尖上的人是如何"神仙打架"的。
然而,清华特奖评选每每容不下安静的赞扬。今年,又一则负面消息牵动着广大大学生的神经。
起因只是其中一位候选人的一句评选词:每周阅读3000页文献。
因为沙雕不怎么学习,所以参考了一下网络上大部分人的统计,普遍认可的结果是一般一个小时可以阅读20页专业英语文献。
这样的话一个星期要不吃不睡才能读完3000页,而该候选人不仅读完了文献,还一年写了32篇论文,平且获得了4.0的绩点,可以说完成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沙雕关心的并不是一周3000页是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他出于什么心态而夸大其词,而是一周3000页为什么会成为值得夸耀的一件事。
大学生成功的标准
现代社会是一个"悼词美德"式微,"简历美德"大行其道的社会。简言之,能够被写在简历上的事,那就是好事。简历越丰富,经历越牛,人就越成功。
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被写在简历上的"美德"不外乎学习成绩、科研经历、学术论文、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等。
仔细一想,以上的所有标准实际上都可以量化。换言之,每一项简历美德都可以为你的成功贡献筹码。
成绩的评价有绩点、有排名。
科研经历的导师和实验室有排名。
学术论文有数量,发表的期刊有排名。
学生工作的职级也可以量化。社会实践的成果可以有排名。
志愿服务的时间、人数、地域跨度也可以量化。
以上的任何一项想要做到最好都是属不易,而更让人疲惫的是,要想"成功",能够写在简历上的成就当然越多越好。
而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并非走向成功最好的路,大家当然希望有捷径可走。
如何成为优秀的大学生
既然成功是可以通过一段段经历、一个个数字来展现的,那事情本身是否有意义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有抓住了这一条原则,才能在当代的高校生活中如鱼得水。
课程能不能学到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分好不好。
对专业的喜爱不重要,重要的是就业要好。
喜不喜欢科研的项目不重要,重要的是导师牛不牛。
论文的真实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学生工作给别人带来的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位置高不高。
社会实践学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去的地方、做的事情多不多。
给别人帮助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参加志愿服务,留下记录。
因此,在大学里看上去越成功的人,越可能是通过以下行为获得成功:
尽量学习热门专业,如果专业不好,必学热门的双学位;开学前打听好每门课给分好坏、是否点名,小心翼翼选好水课;不管作业要求的字数是多少,都往要求的两倍往上写;热衷研究考试要求和往年题型;积极参加科研,并在参加之前努力加入当红教授的项目;加入至少一个学生组织,并且努力往上爬;寒暑假选择业界排名靠前的企业或组织去参加实习、实践;参加各类短期支教。
除此之外,和手里掌握资源的人搞好关系会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甚至,还有更多不顾底线的捷径可走,比如论文代笔、权色交易等等。
反思
很难说这样的风气如何产生的,也很难将这种不重内容只看表面的风气归咎于大学生们。他们也只不过是被这个社会裹挟着向前而已。
这样的氛围给大部分人带来的都是压抑。也许有少部分人能混的如鱼得水,而其他人却为了几个能写在简历上的数字而疲于奔命。
最普遍的一个例子就是,人文社科的同学总是在作业字数问题上相互施压。作业要求4000字,有人写了一万字,那么打算写4000的你注定只能得一个平庸的分数。
大学教授感慨学生知识水平一代不如一代各种新闻数见不鲜,假如这是真的,原因是什么呢?
试想,当所有人都在为着一个又一个更漂亮的数字而争斗的时候,谁还会把心思真正放在学到知识上呢?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一周3000页值得夸耀?
因为成功需要"速读"。
我其实想说,速读可以让人成功,却没办法帮我们获得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