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三年多,分手了,我们还有可能复合吗?

分享一位粉丝的来信,如果你现在也正在经历,不妨看看我的建议,也许对你有用。

我和我女友三年一直同居。

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关心她,照顾她。但我们的关系属于哪种内耗型爱情。我有一些她介意的点,她以前提过,我也在改,但一直没有很彻底的改变。

长久的等待和期待让她失去了爱我的激情,我也更加急切地想要改变,但我们之间还是有很深很深的感情在的,这点让她一直很苦恼。一直到现在,她终于下定决心想跟我脱钩,我们都自己重新开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我一开始答应了,可心里想的都是怎样可以挽回她。可当我突然发现,她居然在用自can的方式走出这段感情,我知道了我最后爱她的方式就是尊重她,于是我也开始努力走出来。 

我们都认同,即使我们不再是情侣,我们也是彼此最信任最亲的亲人。目前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我们可能还会以室友的方式生活几年。

我内心的想法是,我要在今后的几年里努力让自己变成自己变成自己满意的样子,然后从头开始追她。但我也担心她在如此痛苦地走出了这段感情以后,以后的她还会接受以后的我吗?


以下是我对这位粉丝的回信:

首先,我建议你试着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的状态。

因为这样做,会让你的心稍微轻松些,这有助于你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说到你和女友相恋三年多,一直同居,虽然你很照顾她,很爱她,但你们的感情属于内耗型,让她很痛苦。

因为你有一些她介意的点,还没有彻底改变,最后她提出分手,一开始你没有同意,但你突然发现她用自残的方式走出这段感情,你选择尊重她的决定,也下定决心让自己变得更好,进而以后重新追求她,同时你又担心她走出这段痛苦的感情后不会接受你了。

其实你这样的状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爱而不得,谁都很痛苦,看得出你们两个人都爱着彼此(她用自残的方式来走出痛苦,不想伤害你,而你知道后现在尊重她,也是爱她的体现),包括后面你的担忧,也是正常的。

因为人是会变的,不确定性也是爱情的真相之一,所以你要试着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看见”那个内心有些担忧,但暂时又不知道怎么做的,痛苦的自己,这会让你有多余的心力去想其他事,否则你的大脑一直被各种负面情绪充斥着。

更重要的是,让你试着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才有可能促进现状的改变,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改变是建立在允许不改变的基础上的。

其次,我建议你理想看待自己的状态。

因为理性看待,可以让你更好地认清自己和现实。

理性看待,需要你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白,内耗型恋情,不值得“坚守”

虽然你很爱她,也很照顾她,但你们的感情属于内耗型,而这其实不是好的爱情状态,因为好的感情是滋养型—彼此成就,彼此欣赏,彼此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们暂时分开或许是一件好事。

因为你们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出发,一起成长,让彼此变得更好。

尤其是你说到她已经用到了自can的方式,说明这样的关系状态已经伤害到了她。

二是明白,虽然爱情具有不确定性,但那正是你希望的来源。

也就是说,虽然她走出痛苦的爱情,她可能会“变心”,但不要忘记,那时的你也已经改变了,不再是之前让她介意的,失望的那个人了,这样说来她就极有可能重新爱上你。

更何况,你现在已经下定决心去改变了,而这就是改变的开始。你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力量,以及时间的力量。


再次,我建议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想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进而可以重新追到她。

当你理性看待自己的状态后,或许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时你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尽力去做好。

比如,你可以针对自己身上她原来比较介意的点,一一去改善,可以列一个计划,越具体越好,这样你改变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当你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后,内心可能就会轻松些;

你还可以在担心她以后不会和你在一起时,告诉自己“那时的我,已经变得更好了,我让她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这样她就极有可能重新回到我身边”,当你多次这样积极暗示自己后,你就很可能把你纠结担忧的时间,用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行动上,这样你的心情也可能好些;

当你按照计划让自己一步步变好的同时,还可以好好利用你们分手后也会在一起生活这段时间,因为你的一点点改变她都会感受到,而你还像以前那样关心她,照顾她,那么她自然更容易重新爱上你,因为她看到了你在愿意为她改变,这就是承诺和爱。

你还可以设想一下,当你变成自己满意的样子时,就算她最后没有和你在一起,会怎样呢?真的无法承受吗?不一定,对吗?

因为你极有可能会遇到另一个值得你爱,也很爱你的她,并且你们的关系可以是滋养型的,这样也“不亏”呀,这么说,并不是说你们“一定”没有希望。

只是说,就算你担心的最坏结果发生了,你也是极有可能承受的,这样想之后你的心情也会好些,关键是你已经变成了自己满意的自己;等等,总之你要知道自己是可以做些事情来改善现状的。

当你开始行动后,内心的各种负面情绪自然慢慢化解,因为有时各种负面情绪的敌人,就是行动。


| 文章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