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而生活 Day4

( "以普遍状况来说,真正的美德"到 "依然我行我素。" )

我不愿意为了赎罪而活着,而是为了生活。我的生活就是为了生活本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某个投机者的利益。

我寻问人之为人的根本,拒绝单单谈论他的行为、而非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要做的是所有只与我自己相关的事,而不是别人认为我该做的事。这条规矩,尽管要在现实和知性的生活中施行是同样困难,这却可能是伟大和卑微之间的本质区别。显然这要难得多,因为你总能发现有些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责任。

——《自立》 爱默生


有人做善事,是为了这件这件事有"善"的名义,"好"的名义。有人做好事则是遵从自己内心,由内散发出来善意,但他可能不认为这是好事。孔子认为,大道不可教,所以才要大家"克己复礼",在外面遵从礼就够了。而老子则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礼,因为不懂得道的深邃,才去追求因道表现出来的德行和表面的铺陈。"天下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一定程度上,孔子是对的,古代多数人是文盲,表面的恭敬和守礼更容易施行,已经能带来秩序。正如法律不能规限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限制我们不能做什么。佛家也有俗谛和真谛之分。对多数人不能要求太高,能提倡做好事就够了。


这如朱光潜老先生所说,这个世界上有问理的道德,也有问心的道德。

我想同理,有问理的生活,和问心的生活。有人的生活一定要有一个外在的目的和意义来支撑,否则活着仿佛是一场负累,是一种亏欠。也有人哪怕在别人眼里什么也没有,也快活自在得很。这也许没有必要判断高下,我们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使然。前者在东亚拥挤的宗族文化里十分普遍,在日本的民族性格尤其明显。


<非暴力沟通>里说,愧疚是自我憎恶的一种形式。当我们是为了"应该",而非热爱生命而去生活,许多事情就失去了自身应有的色彩。感觉到生命似乎总要偿还什么,也很容易涉及到原生家庭。有时候,我们感觉为他人的评论所捆绑,其实也是受内在的沉重生命责任所禁锢,而非认识到自己本质上的自由。

不管怎样,重要的是打开自己的眼睛看到这一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相信"看见"本身有一种治愈的力量。愿你的生活终于得到自己的祝福而培育一种勇气,不是为了某种否定自己的目的,而是为自己而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 之前写过关于token的文章Token - 服务端身份验证的流行方案,是基于当时的实现方案来写的。后来进行了...
    heyikan阅读 18,745评论 15 69
  • 说过就是说过, 哪怕是在心里。 没有羞涩难堪, 只是无法回应。 做过就是做过, 哪怕是在梦里。 没有后悔不甘, 只...
    诸葛卤煮阅读 1,046评论 0 2
  • 桂花飘香惹人爱 梅花耐寒引人赞 发挥自我优势点 方可站立人世间
    神于天圣于地阅读 1,417评论 0 1
  • 无尽的梦 不断的奔跑 四周安静得只剩自己的喘息 后面不知有什么 前方是无尽的黑暗 到底有什么等着自己 唯一能看清楚...
    土豆先生330阅读 1,6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