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听大牛回答问题一分钟要付费(分答),看含金量高的文章要购买专栏(罗辑思维),付费音频教程(喜马拉雅)、付费视频教程(网易云课堂)似雨后春笋,打赏功能随处可见。2016年不断涌现的这些平台,就是把知识当产品卖。要获取知识,先付费!
知识网红已经崛起,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了。
伸手党和diao丝很不爽,但又无可奈何。时代趋势无法阻止。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避开付费场合,寻找他们心中的性价比。殊不知浪费的机会成本是时间,人类最好的朋友。
另外部分有识之士一拍大腿,直叫“太好了”。这意味着谁先把知识变成产品,谁就先占领市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闪”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阵风刚刮起不久,产品还没多少,市场潜力还很大,是创业的好时机。
二
知识是一种结果化的意识,无形无状,依托人脑存在。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只要你是只会思考的猪,那你就拥有可变现的产品。你的名字(网名),就是品牌。所以有人说,知识经济时代,人就是最好的产品,要把自己当成产品去推销。
那怎么把知识变成产品呢?
有内容提供。
有能力输出。
有圈子支持。
有时间维护。
视频拍的好,就拍视频,像papi酱;画画有特色就像老树,去画画;六神磊磊读了10来年金庸作品,就可以发表文章来谈看法。把作品发表在新媒体平台(优酷网、豆瓣等),或者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粉丝涨到一定程度,商家会主动找上门求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和形式一起变现。
举个实例,前新东方名师、中国比特币之父李笑来,有很多学习方法和技巧。近日受邀在知乎举办了一场live“人人都能用英语”,入场费1.99,有5w+听众,2小时变现10w+人民币,是个很好的把英语学习经验当产品变现的案例。
三
知识除了变现成产品,还可以变成什么?
公认的答案有2个,服务和流量。
流量比较简单,你的产品或者说内容足够强大,吸引了不少粉丝聚拢来某个平台。此时投个广告,就可以赚流量费。
服务就是建社群,办训练营等。社群很多人在玩了,比如上万的会员号几分钟卖脱销的罗振宇,比如李笑来的共同成长、新生大学等,详情请看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有篇《收费社群说明》,年费逐年增长,人气也没有下落。
李笑来还开办过几期全栈编程营的线下培训。秋叶大叔不仅在网上销售ppt课程,还在线下举办IP训练营,为有志向做新媒体的人服务。
这里举的例子都是知名且典型的,难免挂一漏万。只要知道,知识网红们都在这么变现自己的内容就行。
四
看到这里,心情怎么样?看见这风了,想在风口吹吹,赶赶潮流吗?谁都不想out变土鳖啊。
其实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我。自己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变现成一个持久发力的内容,只能干着急。后来想了想,我决定这么做。
1. 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几个知识网红作为榜样,全方位学习他们的知识,观察他们变现的姿势,总结规律。
2. 选个社群参与进去,深入内部去体验,分析利弊。同时,结交好友,混圈子。
3. 不断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去看书、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形成自己做事的规则和套路。
4. 注重输出和实践。用擅长的方式积累内容;在个别群成为核心成员;自己组建社群玩等。
5. 保持输出,但不要浪费时间去输出无意义的东西,做过的不再做,能简单的绝不复杂。也就是说,宁愿少点数量,要保证质量。
五
输出数量少,其实很不市场。因为知识变现就是靠流量取胜,有一个作品就有一次曝光,有一次曝光就有一次流量。流量多,钱就多。
想向知识网红学习,把知识变现不就是为了赚钱吗?那我为什么不愿迎合市场需求,宁愿少写也要保证质量。
想来想去,是因为吃相很重要啊。
有了爆款,积累了粉丝说明群众喜欢你,认可你。他们是金主爸爸,一定要伺候得好,让他们有愉悦地体验。怎么可以拿猪食投喂深爱着自己的人呢?
口碑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