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故事,话说有一位老和尚,长得慈眉善目,超然脱俗,因频频给人指点迷津,引人为善,得到当地不少人敬重,被尊为大师。
有一天,这位大师于凌晨时分,飘飘然经过一位屠户家,正好碰到屠夫在杀猪。众所周知,杀猪是件痛苦的事,不仅对猪,对周围的人也同样痛苦不堪,因为那阵阵的,令人神经发麻的猪叫声,实在磨人耳膜。
只见屠夫把猪头朝下吊着,一把明晃晃的屠刀不住在猪面前晃悠。而猪一般过惯悠闲舒适的日子,平常连爬个栅栏都爬得提心吊胆。现在却被吊在接近两米的高空,而且是头朝下的吊着,自然是吓得鬼哭狼嚎,吓得歇斯底里,吓得自此得了恐高症,不过以后就是它想体验这种感觉,都不大可能了。
假如猪被吊着时候的尖叫,像凌晨刺耳悠长的鸣笛声的话,那么猪被杀时的尖叫,就像是在狭小KTV房里,麦克风靠近音响时的尖锐啸声,直刺得耳膜发痛。
那老和尚飘到时,听到的正是麦克风靠近音响时的尖啸声。因此和尚一来便被强大的声脉给震得耳膜发痛,胸口发闷,然后就看到了一头被绑着后蹄,倒吊着的猪,其脖子正不断咕噜咕噜地往外涌出殷红猪血,滴在下面的银盘中,溅出血花。还有因挣扎而引起猪身的旋转。因此假如倒立着看,这猪就像是在垫着后脚跟,唱着美声,在跳着芭蕾。
当然,和尚不具备这种美感,因此他只看到一只倒立旋转着,脖子动脉不断咕噜咕噜冒血的尖叫的肥猪。于是和尚仁心大动,边念阿弥陀佛,边走向一身横肉正磨刀霍霍的屠夫。说了句: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结果,和尚被揍了一顿并被赶了出去,后面的屠夫,还凶神恶煞地挥着沙锅般拳头恐吓道,死秃驴,给老子滚得远远的,别阻碍老子做生意。否则见一次打一次,一天内还不限次数!
不过屠夫没能如愿恐吓得住秃驴。第二天一早,和尚又来了,而且来得更早了,是在猪被割掉动脉前赶来的。那天屠夫刚绑住猪后腿,屁股朝天地吊上猪时。鼻青脸肿的和尚进来了,唠念着:施主,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吧。结果,和尚仍是被屠夫挥着宰猪刀,哇呀呀地推搡了出去。
和尚出来刚站稳脚跟,屋内就传来了尖锐的麦啸声,这是猪被割开动脉时的惨叫。和尚呆呆盯着木门,仿佛看到了木门内,那倒吊着的,脖子冉冉冒着血的,像跳芭蕾般旋转的猪。和尚低头喃喃念起往生咒,欲超度死猪。伴随着猪啸渐趋平静,和尚往生咒也接近尾声。然后和尚再敲起门,这次他中气充沛说道:施主,你戾气太重,赶紧放下你手中染满鲜血的刀吧。以后多行善事,消减你以往的罪行。回头是岸啊。
正在宰猪的屠夫最终受不了和尚的念念叨叨,开了门又哇呀呀地把和尚揍了一顿,把鼻青脸肿的和尚揍得更鼻青脸肿。
第三天一大早,和尚垂拖着红肿的眼睑,呲咧着於青的嘴,忍住酸痛,艰难穿好衣服,又准备去渡化屠夫。这时门内弟子得知,纷纷赶来劝说,大师,不要去了,那莽汉三番两次拒绝善念也罢,还动手打人。这种人与佛无缘,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也;而他就是块烂木头,雕不好,也不值得雕!
大师继续缓缓穿好衣服,整好衣领,然后悠悠说了句令我大为钦服的话。他说,打人是屠夫的本性,而引人为善是我的本性;我不能因为屠夫恶劣的本性而改变自己善良的本性!
和尚这话说得令人不鼓掌都觉得不好意思。至少我认为,这话应该比候选人对选民的信誓旦旦,更值得鼓掌。老和尚无疑是值得敬重的,他宁愿冒拳打脚踢,也要遵从自己善良的本性去渡化恶人,引人为善。这种人放在哪个朝代都应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都应值得宣扬。而原故事的本意也正是如此。可怎奈它落在我的手里,一个爱胡思乱想,而且是爱不正经地胡思乱想的人手里。因此,它注定要加些内容。
当和尚大气凛然说完我不能因为屠夫的本性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后,便辞了一群傻了眼的弟子们,又飘然而去。
可当到屠户家时,大气凛然的和尚便痜了。因为他面对的不仅是怒气冲冲的屠夫,还有横眉怒目的屠夫老婆,和其怀中的婴儿,其手上牵着的小孩,和两个躲着在水缸后面充满警惕的少年,还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和尚感觉很郁闷。这就好像两人约会时,男孩本已准备好一肚子的甜言蜜语来打动女孩,可一到约会现场,却发现女孩的老爸老妈,大叔小姨,三叔公五姨妈们都来了。于是一堆的甜言蜜语,只能化成一肚子苦水。
而屠夫家似乎对这秃驴也没什么好感。于是一见面沉默便迅速蔓延开来,空气中除屠夫愤怒的喘气有些波动外,其余部分似乎已凝固。
见此尴尬情形,和尚轻咳一声,企图引起空气的一丝波澜,好为接下来的说话做下铺垫,而不会显得太突兀。可没想到,他的铺垫为对方所用了。当他轻咳完,对面的空气便爆炸了。屠夫的喘气声变成低声怒吼,震得周围空气动荡不已,但这仅是伴奏而已。而主旋律则永远在他老婆那边。只听得一串又尖又快的声波从妇人口中连珠炮射出:你这死秃驴,烂秃驴啊。山里好好的佛经不念,偏要出来干扰我们的生活;外面这么多的死人不去超度,偏要来这破坏活人的生计。你叫我们还怎么活,叫我们怎么活啊,你叫我们怎么活啊……妇女骂人的最高境界是,用最尖锐的音调重复一句让人无可反驳,或者说根本不想让你反驳的话。重复到你耳鼓发麻,自认理亏,灰溜逃掉,不然她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但最终和尚灰溜逃跑,不仅仅因为妇人那句永恒的主旋律,还因其他强劲的伴奏:如屠夫愤怒低吼声,妇人怀中的婴儿啼哭声,妇人脚边小孩的叫喊声,和躲在水缸后面两少年拍水缸大叫声,还有步履蹒跚的老太愤怒的以拐杖驻地声。在这样的大合奏下,和尚已经吓得畏畏缩缩,但他心中的善根告诉他要坚持住,正所谓好事多磨,渡过这一劫,你修为便又会精进一层的。于是和尚静心沉思下来。
可好景不长,两块飞来的黑泥块,把和尚砸懵了,也把他的坚持给粉碎了。这黑泥块本是水缸底下沉寂多年之物,又粘又软,没想到今天会被两位少年挖出当武器。但若按常理,这又软又粘的黑泥块,顶多在和尚满是乌青的脑袋上多留两污点,而绝不能把经过大拳大脚的和尚击败才是。可事实是,和尚确实被击败了。
本来和尚面对大合奏,正低头喃喃自语,没想两块黑泥忽然砸来,把正苦思冥想的和尚砸得头皮发麻。抬头一看,躲在水缸后面的两少年,此时正恶狠狠的挥着沾满泥土的拳头;再过来,怀抱婴儿的妇人也正不顾形象的对自己龇牙咧嘴着;还有妇人怀中的婴儿和脚下的小孩,都用沾满鼻涕眼泪的手要打和尚;再过来,就是掉光了牙的老太太,拿着拐杖隔空戳过来。当然还有一直张牙舞爪的屠夫。见此情况,一直忍隐的和尚,再也坚持不住,灰溜溜地跑了。
据说,和尚被砸之时正陷入参禅之境。他参的是一则类似佛经的小故事。我不知他是在哪看到的,反正这故事我是在一部武侠小说中看到的。这是部奇书,至少在武侠界算是奇书。它的奇特之处,是更新了十几年还没更新完,最近一期更新更是在两年前。真怀疑作者还健在?若健在真想问句,壮士,尚能饭否?
所幸的是,小说的烂尾,并不影响那小故事的完工。故事大概这么讲,有一武林高手有天闲着无聊,饭后出来散步时,看见一凶猛老虎欲扑向一只可怜的小白兔。那小白兔可怜无助的眼神,深深触动了这位高手的侠心义胆。于是,大侠大喝一声,“啪”的拍开虎爪,于虎口中救出兔子。
完后还大气凛然地教训起恶虎,畜牲,竟敢乱伤无辜!看我今天不教训教训你!于是运起神功,挥开沙锅般的拳头就要打虎。但余光一扫,看见了旁边一窝嗷嗷待哺的幼虎,在呜呜哀鸣。再看猛虎,才发现这哪是猛虎,简直是两张虎皮夹着一架虎骨!瘦干得像刚从抽水机里拿出来似的。
那侠士若是正常江湖人,事情或者还简单点。就是继续一巴掌拍死瘦虎,踹了虎窝,然后对外面宣称,经过一番恶斗,自己终于将猛虎杀死为民除害了,然后名利双收。但偏偏这侠士是少林俗家弟子,精通佛经讲义,于是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只见侠士一手提着白白胖胖的小兔,一手磕着额头苦想:假如我阻止这饿虎进食,那不仅会饿死母虎,而且连一窝的幼虎也会遭殃,怎么忍心?但如果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可爱的兔子丧生虎口,那岂不是造孽!沉思无果,侠士决定学佛祖割股喂虎!但随即又想,不对,身体是父母给的,倘若没经父母同意,便割股喂虎,父母得知一定会很伤心。自己若为成全自己的佛义,而使父母伤心,则属自私。行不通,行不通。于是侠士又无止境地沉思起来……
然后,就没然后了。其实很多思想深刻的故事都这样,作者写着写着就会陷入思想矛盾,或者超出作者现有的思想深度。于是故事就会无疾而终,终得不明不白,不知所以。法医上称这种想象为“dysoemia”,就是死因不明。
但最可恨的是,当你弄明白了后,他会竖起拇指说,想不到你悟性挺高的嘛;当你说不懂时,他会拍拍你肩膀遗憾说,年轻人,看来你还缺少点慧根啊。
而显然,和尚的慧根还不够,因此只能用两根手指,敲着自己的光头沉思。最后和尚幻想自己成了侠士,而倒吊的肥猪,成了侠士手里提着的兔子,屠夫是饿虎,其他人是那窝虎崽。是阻止饿虎进食,or任其屠杀?这是个难题。和尚双眉紧锁,两根手指在光脑袋上噼里啪啦地敲个不停,响声绵绵如雨点拍打窗户。
众所周知,人在高度聚精会神时,即使外界的一点干扰也会被吓得神经发麻,脑子空白。
因此,当两黑泥块啪啦砸在和尚光头上时,和尚化身的侠士突然脑袋发麻,抬头往发出暗器的虎窝方向看去,惊讶地发现,原来的虎崽,现在居然变成了一窝猛虎,正张牙舞爪要扑过来!侠士吓坏了,本能反应的扔下兔子,拔腿就跑。确实,对付一头病殃的饿虎还可以,倘若出现一窝猛虎,谁见了都会拔腿就跑的。
和尚跑出门口,一脸的落寞。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手,苦笑着,自己终究选择了把兔子还回老虎。尔后和尚又想起先前对弟子说的话,我不能因为屠夫的本性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和尚又苦笑了。他们又何尝肯因为我的本性而改变本性,从而牺牲他们的糊口生计呢?
和尚叹了口气,头45度抬高,望着天空,可他终究不是郭敬明,因此眼泪,最终还是顺着他那张如陈年树皮的脸颊,艰难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