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好”&“这样最好”

凤求凰

多年前麦当劳和风饭食系列广告:酱最好,音同“这样子最好”,作为30秒电视广告的标准版,循环播放,让学生学会脚本写作中的画面、声音的处理,“这样子最好”,因为重复,一直萦绕在耳畔。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在告诉自己,或者建议别人,“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如果这样,就最好了”。总觉的,还有更好的目标。

这个菜很好吃,如果摆盘漂亮一点,就更好了……

这篇文章写的很感人,如果结尾处理一下,耐人寻味一点,就更好了……

房子结构很好,采光不错,如果离城近一点,就更好了……

日子过的挺滋润的,如果多点钱就更好了……

已经很美的,如果下巴再尖一点,再瘦一点,再白一点,就更好了……

是啊,总可以再增加一点,改进一点,再拼一点……更好,更好,就能到最好。

周末和多戈谈,媒体为什么总在“贩卖焦虑”。原本认为已经很好了,一下子出来一条新闻,一个事件,证明你仅仅是井底之蛙,鼠目寸光而已。

一个凡人都是loser的媒体氛围。

一种广泛的,深深的焦虑在蔓延。

如何过好不用追赶别人的一生?

无印良品前社长宋金忠三在谈到经营理念的时候,谈到他们主张“这样就好”,而不是“这样最好”:“最”字带着一些自我主义和不协调的含义在里面,而“就”字包含着克制,让步,理性的情感在里面。

他们不主张顾客抱着“这样最好”的理念去购买产品 ,“不要其他,就要这个产品”,这种强烈的偏好让人们会失去“从纯朴的商品中获得满足感”的机会。

克制,还原你的冷静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即刻而起的被煽动的情绪。

让步,在勇往直前里,懂得温柔的Q弹一下。

不焦虑,或许就是倾听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合理地去满足了自己的欲望。

油米柴盐,家家有自己的火候,不必在9张精挑的图里去羡慕别人的餐桌。

这样就好。

其实,我最喜欢说的是“这样真好!”,一种真实的喜悦在传递我的满足和感恩。

这样真好。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273天,坚持锻炼265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