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诗经·召南·鹊巢
老刘,陕西武功人氏。已知天命,二毛丛生,故自谓老刘。
仅仅是自谓,因为别人都不把老刘以“老刘”称之。
老刘律所有一个兄弟也姓刘,是老刘的合伙人。此君生于七十年代,比老刘小了一代,自二十多年前开始,律所男女老少无视老刘感受,皆呼此君“老刘”。
真的老刘,敢于直面不公的待遇,敢于正视惨淡的现实,多次在公开及非公开场合发出照会,严正抗议。只差没有拍案而起,拔剑而斗了。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独木难支,众口难改。至今除了礼泉安先生、宪宗李先生等少数几个朋友外,仍然无人以“老刘”称呼老刘。老刘无可奈何,只能在女同事此起彼伏的拖着长长尾音的“老刘”声中,聊以“他比我长得老”自慰。
(二)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李清照
老刘的家乡武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就关中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论,也不算好的。因此难以像昆山、顺德这些地名为人所熟知。
老刘客居岭南,凡二十七载。经常会有人问老刘是哪里人,老刘响亮地报出家乡名号,听者往往一脸茫然。此时,老刘必耐心地从后谡教稼讲到苏武牧羊,直到听者口中不断“哦,哦”,对武功(当然也包括武功人)露出些许敬意为止。如果还没有,那就再从李世民出生讲到康海(明前七子之一)中状元,不厌其烦,无论忙闲。
武功地处关中西部,渭河北岸,是著名的小麦主产区。在《战国策·秦策》中,苏秦对秦惠王说的“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指的正是老刘家乡一带,“天府之国”亦得名于此。至于川西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且广为人知,那是后来的事了。
(三)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
老刘在入蜀读书之前,一日三餐皆为面食,几不知大米为何物。由此养成胃对面食的严重依赖。离乡三十年,未尝稍减。
老刘读大学时,粮食凭票供应。学校按月发放米票若干,面票若干。让老刘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川人居然将面票称之为粗粮。面粉何等精细,尚是粗粮,那么,高粱、玉米又何以名之呢?
米票是细粮,在与面票的兑换中当然就体现出了溢价优势。老刘每次完成兑换后,手中的粮票就凭空多出几斤,感觉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
(四)
汤饼初尝罢,罗巾拭转新。
——赵长卿
老刘饭量一般,除非吃面。19岁那年与室友打赌,一顿吃掉五个二两馒头,惊得那个连吃两顿面食就会便秘的德阳陈同学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鲁迅先生看见老刘吃米饭,一定会说:“多乎哉?不多也。”曹雪芹先生看见老刘吃面,不由赞叹:“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
老刘吃饭速度一般,除非吃面。老刘吃面,必一鼓而尽方为称心如意,吃到酣畅处,汗出如注,其状颇为狼狈。在家吃面,脖子上必搭一条毛巾,以备不时之需。若一碗未足,另一碗又迟迟不能上桌,则必大呼小叫,心情烦乱。
老刘恪守君子远庖厨的古训,很少下厨房,除非做面。老刘一下厨房,必定不同凡响。严格按照刘氏家传秘方炮制,绝不肯为省时省力而偷工减料。八九样菜蔬,四五种佐料,一样也少不得。老刘做蘸水面时可以将一根面条抻到一两米长,入锅后,看着面条随水浪翻滚,匀称而爽滑,软和又筋道,还未下著就已经满心欢喜了。面条出锅后,调上已备好的各式菜肴和汤汁,在香气氤氲中,老刘咽了咽口水,心想,陆游所说的“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也不过如此吧。
(五)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
一天,老刘与宪宗饮茶,张娘娘随伺在侧。老刘正在给宪宗大讲斗地主和预防老年痴呆的正比例关系,孰料张娘娘冷冷地插进话来:“没用的。斗地主没用,下围棋也没用,像你这样天天吃面的人,呵呵” 。老刘刚想反驳,张娘娘又道:“你知道戴维·珀尔玛特吗?你读过《谷物大脑》么?”眼神中一半是对老刘不听人劝的恼怒,一半是对老刘疯狂吃面的担忧。老刘自号笔耕舌战,自然不肯轻易认输。怎奈所有反驳理由都在张娘娘预料之中,在张娘娘的微言大义之下,老刘彻底败下阵来。自此,想吃面条的时候,老刘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目光呆滞、嘴角流着口水而不自知的老年痴呆模样,怕得要死。
(六)
且乐当下一碗面,管他春夏与秋冬。
——棋羽人生
不出一月,老刘感觉到了一些奇妙的变化。比如,饭量减少了,体重增加了。快乐弄丢了,脾气见长了。吃饭嘴没味,跑步腿没劲。写诗没灵感,下棋出昏招。初时不解,以为生病。后大悟,复吃面,比先时更甚。自此心无挂碍,再不听他人养生之学。老刘心想,不就是老年痴呆么,那又怎样呢。
老刘与面的情缘就这么腻腻歪歪地维系了几十年。老刘一边快乐地吃面,一边等待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