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二十年后万科之股权问题再现

近日,万科股权之争成为了焦点。6月26日,万科第一大股东宝能系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罢免王石、郁亮等董事。6月27日,万科2015年度股东大会在深圳总部召开,董事会监事会报告均未通过。事情的结局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多年前,心中的一个疑问,今日将以新闻事件的形式来解答。意外不安之余,不由慨叹历史在某种程度上的重演。

一切都要从吴晓波的《大败局》说起,这本书意在探寻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并精选了9家著名企业的案例做出教案式解读。而《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就是九大案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2002年1月,健力宝没有卖给出价4.5亿元的李经纬团队,而是卖给了出价3.38亿元的张海。在1月15日的那场签约仪式上,李经纬含泪仰天,默默坐在一角,送别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9天后,63岁的李经纬突发脑溢血。

这是产权明晰化过程中的政商破裂。当时,只觉得在那样的环境下,李经纬面临的是无法避免的悲剧,是个人面对大时代时的一种无奈。

直到看到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看到了那个时代里,股权改革中原来也是有全身而退的企业的,而万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李经纬、王石,他们曾面临同样的问题,集体所有制经济与企业内部股权的纠葛不清,甚至缠绕至死。

危机是共同的,压力是共同的。应对措施却截然不同,性格决定命运吗?

李经纬的应对措施总是在针锋相对与回避的两种极端跳跃。他深刻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更对自己爱护有加的李宁各种帮助,力求让他的“李宁”品牌完完全全地从健力宝公司分离出去,力求让他不要再受制于股权之痛。对于自己的问题,却有些逃避。股权的问题,他期待能一次性痛快解决,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因三水当地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由拒绝批准这个方案,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至此也放弃了一切在股权方面的积极举动。也许是亲手将企业做得这么大,盛名之下,更不愿低头与不想见的人周旋。用老罗的话说:“天生骄傲”。

王石则不同,一方面,他积极地走上层路线,通过当地政府的力量来脱离与国有资本的股权关系,另一方面,他有绵柔的耐心,等得起12年的时间来慢慢完成整个计划。

客观来讲,当时的万科,无论声名与体量都无法与健力宝同日而语,所以王石愿意伏下身段。如果当时,万科也是如日中天的大企业,王石的处理方式会是如何?这是当年萦绕我心间挥之不去的问题。万万没想到,此刻,终将会以新闻事件的形式给予最终解答。

如今的万科,声名与体量相较当年的健力宝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同样面临因股权而起的问题,今日的王石还会如往日那般应对吗?

从去年的“野蛮人强行入室”言论引发纷争,到今日的股东大会上,王石现场表态:“在沟通上,我表现出一种瞧不起你的姿态,就这一点向姚振华先生表示歉意。”

旁观者可以感到态度上的变化。但接下去会如何?没有人知道。

性格决定命运的赌局,他赢过一次。

而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即使输了,也大有机会从头再来,就像我们可以就着褚橙品褚酒一样。

当年的李经纬,坐在轮椅上,还四处调研,期待可以再创业。但是因为那一场脑溢血,重度偏瘫的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人也极力反对他再辛苦奔波。所以,他的故事只能停在了那一页,没有以后。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30年后,股权问题再现,且看王石如何应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其实情绪有点黑暗。尤其一个人的时候,连上下班开车,都感觉是忧伤的。 秋天是个感伤的季节。 G20的余热还未褪去...
    壹易阅读 3,161评论 0 0
  • xjdjdjdjdj
    咖啡羊阅读 1,248评论 0 0
  • 蜥蜴猫阅读 1,0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