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樊胜美# 我们村一家五个子女,三个女儿待遇跟儿子天差地别。
女孩96年的,在杭州工作,月薪一万左右,死之前三个月自杀过两次。社交媒体中的留言中,充满了因对亲情的绝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父亲找他要钱,没有一万只有七千也全要,平常还要给妈妈买新款手机,自己却用妈妈的旧手机。还被要求给弟弟买东西。
如果她经济很富裕也就罢了,但她一个小姑娘在外打工挣钱,租房生活都要大量开销,本就不富裕,正常的父母心疼都来不及,怎么好意思频频向孩子伸手要钱?或许是因为家庭无节制的索取,跟男朋友产生矛盾,在江边散心或是寻短见,已不得知,结果涨潮遭遇不测。离开了这个对她不太善意的世界。
父母满口谎话,说没有女儿的微信也没有电话,否认压榨女儿要钱买东西。女孩刚去世,公司出于人道主义给了6万块抚恤金签了协议,结果三天后闹到公司要41万赔偿。在调解过程中说出了原因,要给儿子付首付款。
面对这样的父母,全然没有伤心的姿态,反而有一种大义凛然,好像找到一个赚钱的机会。这样的丑恶嘴脸,让人深刻得体验到原生家庭的绝望。
我们村有一户人家,有五个孩子,有三个女儿,结果三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就没继续读高中,只读了技校或者中专。而两个儿子不仅读了高中,还念了大学,甚至研究生。并不是女儿们念书念得不好,在乡镇学校都是很优秀的甚至位列学校前几位。但是家里条件有限,家长不断地灌输家庭情况差,农村不乐于给女孩子高学历,几个女儿都默契地默认了不继续深造,早点出社会赚钱养家的观念深入骨髓,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正确做法。几个女儿早早地就出社会去挣钱,去打工,虽然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90年代末),但是至少不需要向家里要钱,还能帮衬家里。
在我们村里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也培养出几个女大学生,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存在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村民的经济条件更好了,观念也在与时俱进。
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能够像男孩子一样享受一样的家庭地位和权利。而不是沦为教育的牺牲品,沦为家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