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读书笔记16:收购GEICO

这一章节读起来也觉得写的有点散,进入第四部分之后,认为会写巴菲特和苏珊的关系,还有家庭生活多一些,但是每一章节的主线依然是有一个投资故事牵着在走,不过写家庭部分也明显较之前的部分多了起来,也让我有点好奇,提前看完了上册的后两个章节,最后看到苏珊决定离开巴菲特,这一篇阅读笔记先不具体来写这一部分。还是先来围绕投资故事展开。

以下是笔记部分:

芒格说,巴菲特永远不会让他所痴迷的小人物干扰了大事业。(书里描述这时的巴菲特注意力完全被《华盛顿邮报》的主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牵走了。)

凯瑟琳和巴菲特之间的关系,无论从生意角度还是私人角度,都已经达到了十分亲密的程度。

市场继续崩溃。1976年伯克希尔的股票很便宜。尽管巴菲特几乎把债务看成是罪孽深重的,但是他认为伯克希尔四十美元一股的价格真是太便宜了,因此他希望让他的姐妹们借钱,临时以95%的价格购买该股票。

现在巴菲特已经具有明确洞察人们动机的能力,因此他知道是什么原因驱使人们围在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身边,除此以外,他能帮她培养洞察力。这能力也是苏珊交给他的,他对人们的反应洞察的很敏锐。

遇到合适的人,巴菲特会逐渐向其灌输一种能力,就是从各方面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苏珊交给他的,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自信和安全的天赋,可以内化到人的心灵深处。

为了让凯瑟琳·格雷厄姆认识到,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付钱太多,总是错误的,焦躁是最大的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盛顿邮报几乎没有任何大的商业运作,增长的速度也很慢,巴菲特使格雷厄姆明白,在股价较低时回购公司股票,从而减少其公开发行量的价值,这种做法能增加每一份蛋糕的分量。

苏珊这些天也很少呆在家里,她承认,自己对婚姻有些担心。

巴菲特为了以合适的价格购买GEICO的股票,已经等待多年,他也遇到了其管理者杰克.拜恩,经过考察,他认为拜恩很坚强,是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对于价格和浮存金有深刻的认识,他恪守理性的商业准则和行为。

他又一次和一个新的合伙人成为了好朋友。

感想:

巴菲特很专注,对于财务研究资料,还是对他感兴趣的人。这一章节里提到,他完全被凯瑟琳迷住了,苏珊甚至感觉到凯瑟琳会把巴菲特抢走,但这时表象之下苏珊自己的感觉。此时苏珊已经对巴菲特很生气,但是巴菲特完全不知道。从这里也隐约感觉到,非常专注在并不能同时兼顾很多面,时间精力只有那么多,如果在一方面在极度专注,用去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那其他方面就一定是有所缺失的。

和巴菲特比起来,苏珊没有他那么理性,但是她也教会了巴菲特明确洞察人们动机的能力。她总是相信自己的可以用情感作为向导,可以应付于不同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巴菲特家族,她是最被需要的人。

回到这一章节的投资故事上来,巴菲特这一次收购又和杰克.拜恩成为了好朋友,在决定到底要不要收购时,考察拜恩是否真的镇定,专业,反倒成了关键因素。这本书不能一下看完写一下总结就好了,会不断有一些记住的细节让你想起来什么,比如,结合这些具体的事情,再去理解价值投资,就明白,为什么巴菲特和芒格他们在给股东的信上说的,他们的公司也要吸引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至少不频繁买卖股票,他们从来也不会为了故意使数据在某一个时点好看去做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角沃伦·巴菲特。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
    惜她阅读 4,164评论 1 16
  • 1. 今天来写第三部分前两章节的读书笔记。 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格雷厄姆最得意的学生,想要去老师的公司工作,...
    来是春初阅读 528评论 0 2
  • 第一章 五西格玛事件: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个人经历和投资缘起 对数字敏感、爷爷开杂货铺、父亲是股票经纪人。童年时...
    郭华明V阅读 2,876评论 0 3
  • 1.冒泡排序,2.选择排序,3.快速排序,4.插入排序 几种常见的排序方式,速度是快排 >插入> 冒泡> 选择例子...
    赋闲阅读 146评论 0 0
  • 杜先生,属猪,白羊座,身高一米八零,皮肤黝黑,肚子微凸,背微驼。这是我家先生的基本资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所了解...
    效艳一亩田阅读 323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