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培训班

      今天上午聆听了南京市陈晨老师带来的讲座《为科学课做好准备》,听完以后对科学课大有改观,也对先进的科学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陈老师分别从硬件、软件、活动、学生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述,件件都是干货,三个小时的报告让人意犹未尽!

硬件篇

      理想的科学教室应该要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需求。

      1、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桌椅配置,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移动的木凳去拓宽空间的使用。

      2、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

      合作小组由四人组成,分别有组长、材料管理员、记录汇报员、监督员。四个组员的任务来回轮换,也就是今天你当组长,下次你就是材料管理员,再下次你就是记录汇报员,这样就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岗位和角色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作为老师就是鼓励他们,做好评价,老师做的越少,话说的越少,孩子们越能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

      3、“什么都有”的课程资源中心建设。

        就像是陈老师所说,他在学校经常扮演着收废品的角色,遇到不用的泡沫就收集起来可以做浮力实验,遇到丢弃的矿泉水瓶就想着可以做空气的实验,研人体骨骼实验时,就去学校食堂收集吃饭剩下的大骨头,研究人脑时,专门去市场买的猪脑花等等。好的探究活动可以用精心选择的材料来进行,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官接触。

        4、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5、突破边界的校域资源利用。

      教室内外都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教室,比如走廊植物观察区,如果摆放的植物是学生自己从种子开始种植的会更好,再比如边角标本展示区,屋顶种植体验区等等。

软件篇

    1、网络视频资源的利用。

    2、APP~探索科学的利器。

    陈老师介绍了几个不错的软件并进行了展示,如Algodoo软件,PHET软件,都是上科学课的好助手。

  活动篇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六年级的毕业设计,说到毕业设计一般都是到本科毕业才进行的,看到陈老师带来的他们六年级学生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分组研究,观察记录,再到最后的汇报答辩,这不就是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吗,有了这样的活动,我相信没有学生会不爱学科学。

学生篇

      让学生为探究做好准备。

        1、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会上科学课。

        2、要表达出教师对科学的热忱,表现出对学生进行活动的信心,敢于放手,建立学生的自信。

        3、制定科学课的班级公约。

        4、明确你所期望的行为,如合作,分享,共同和谐的工作。

        5、明确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明确使用器材的方法。

        7、明确清理步骤和存放材料的地点和方式。

      8、课堂结束时,预留3分钟,让学生整理材料。

      9、观察记录时,明确记录的方法。

      10、听取活动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到评估中来,鼓励孩子更多的表达。

      起初严格监督孩子的工作,嘴不停,手不停,脚不停,然后慢慢减弱这种严格的监督,当你推到幕后,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你的科学探究活动就以你梦想的方式呈现了。

      陈老师一上午的讲座有理论,也有实例,当然很多东西,现在听起来,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还是难以实现,但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来,比如带领孩子们去实验室上课,怎样才能让孩子积极的参与进来;在教室上课,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操作为教学工具。另外陈老师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科学小实验的视频,如果不能带领孩子们做实验,看看视频也是不错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备课是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小学科学与小学其他课程教学比较,有其独特的个性,其本质区别在于,它包含着一种...
    洛浦305谭晓青阅读 1,553评论 0 3
  • 一大早收到一位朋友的微信“我又梦见他了!” 看着这短短的几个字,我陷入了沉思,一个人为什么会不断的梦见另一个人一次...
    南方有佳人呀阅读 935评论 0 0
  • 署名雨林季风 红一灯。艳一灯。窗映灯笼挂年庚。春风寄此生。 竹笙笙。箫笙笙。燕拜堂前春泥争。万千如日升。
    雨林季风阅读 2,722评论 70 100
  • 出品:HR实名俱乐部(ID:hr_club) 主编:陈祖鑫(裙子) 【本文主要内容】 一、晒KPI的科普介绍 二、...
    Lisa姐姐阅读 6,758评论 0 8
  • 文/清浅芷兰 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 马上就要三十岁了,我不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是...
    清浅芷兰阅读 32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