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离职在家,对儿子的陪伴较多,陪伴的过程中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于是又把之前的育儿圣经《孩子挑战》这本书拿过来重新看。
想到了之前儿子大概两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哭闹,要买玩具,没有规则感。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反正就是你跟他说话,他是听不懂的。这个时候看到了书中说到的,不要用语言,而是要用行动。觉得这招特别好用,就是现在有的时候也经常用。
比如今天儿子在喝酸奶的时候,喝两口就要擦下嘴巴,这样不仅浪费纸,还影响他喝奶的速度。我在旁边就说,乐乐,不要再擦嘴巴了,连续说了好几次,他根本没当回事,还是继续擦,这个时候,老公直接过去把他旁边的纸拿走了,他就安安心心的喝他的酸奶了。
还有平时辅导他说英语的时候,他手里总是在摆弄桌子上的东西,说了好几次让他好好学习都没用,后来就把桌子清理干净,让他没有东西可拿,他才能好点学习。
关键点:1.要分清哪些行为不好,要纠正。像我刚开始就没太意识到他一边喝一边擦嘴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只是嘴巴上提醒他一下,老公就觉得是个很不好的行为,就制止了他。
关于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我之前也在一直纠结,前两天看小布早教的时候,有提到过一些判断标准,比如,影响到他人的,危害自身健康安全的。我觉得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2.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有效。如果确定了是不好的行为习惯要改正,直接采取措施。有的时候会训斥他,讲道理,发现基本没啥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动起来,比如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