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多少人的最爱?

昨日气温升高,阳光也很好,前两日堆积的厚雪几乎全部化掉了。

中午我们吃的猪肉大葱的饺子。

1

肉馅是前一天剁好并用佐料等腌制起来的,很入味。

肉馅要加入酱油、盐巴、五香粉、花椒水、姜末等腌制一晚上。

第二天剁好大葱加入肉馅,葱上放适量盐巴拌匀腌制约十分钟。

是为了让葱末软化。

然后再和肉馅搅拌均匀。

柔软的包裹将硬脆的葱碎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肉团。

面是自己和好的。

然后醒面。

醒面的时间要看温度和面的软硬程度

当然,和面软硬要适中,太软和太硬都不好。

太软面皮擀制过程中,容易变形,包好后也不容易放置。

最常见的弊病就是粘在排板上。

等到煮的时候拿不下来,最后很可能会成一锅肉粥。

太硬则影响包的速度,因为包的时候面皮不容易粘合在一起。

也常因为粘合的不紧密而导致煮破。

饺子失去应有的味道,口感也变差。

你看,准备材料的过程,

也是一种臻于完美的过程。

2

饺子馅也有很多种组合,肉呢,可以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等,

蔬菜可以根据不同的肉选择大葱,

韭菜,白菜,荠菜,萝卜,香菜,芹菜,茄子,土豆,藕

蘑菇菌类,鲜笋等等,几乎所有菜都可以入馅。

如果不喜欢荤的,还可以吃素的。

韭菜鸡蛋馅,西红柿鸡蛋馅,

豆腐荠菜,三鲜馅(通常有虾仁),

香菇菜心馅,只要你喜欢都可以包成饺子。

所以饺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也是每个人口味折衷的结果

3

擀皮的功夫也很考教人

一个是要大小适度。

一个是要厚薄适中。

一个是要速度。

能擀出一个好皮的人是不是一个好擀将,还要看速度。

擀的再好,速度太慢,供不上用。

也不是一个得力的好擀将。

所以,北方人爱吃饺子。

一年四季,几乎隔三差五就会包一回。

大概除了饺子好吃,就是因为这种一家人通力合作美食的感觉。

总是觉得饺子里融合了所有人的心意和期待

4

小时候,我们还会追着大人们问。

能不能包个小鱼形状的?小鸡形状的?

小鱼形状的还真有,奶奶包的特别好看。

我们总是在饺子出锅那一刻,就要寻找并争抢那条特殊的锦鲤。

能夺到那个饺子并放入口中,炫耀式地向全家人展示胜利。

满满都是得意。

后来自己也成家,有了孩子,我们也把饺子的文化传承下去。

女儿很小便开始对面团和饺子产生极大的兴趣。

就如同一岁半的儿子,开始只是的面团更感兴趣。

大人们包饺子的过程中,也为了避免孩子们的“捣乱”。

会给他们一小团面,让他们体会面团的神奇。

这样一次次的渗透,到四五岁,便开始参与包饺子。

大多数北方孩子都会在学龄前就学会了擀皮和包饺子。

虽然速度还不快,但所有的关键技艺均已了然于胸。

从开始包的歪歪扭扭,到后来的短短正正,然后日臻完美。

并且走向了各具特色。

几乎每个参与者都能区分出,这个形状的是谁谁谁包的。

那个形状的是谁谁谁包的。

你看,家庭成员的个性都在那一排板饺子里。

及至到吃的时候,因为煮过会变形,就不那么好辨认了。

因此,个性的饺子就变成了家族的大融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除了我们的锦鲤。

我们总会找到那条独一无二的锦鲤,

得意洋洋地宣告我们的幸运。

5

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

醋和蒜是饺子大餐的标配

不可或缺。

有的人喜欢蘸醋,不吃蒜。

有的人喜欢吃蒜,不蘸醋。

有的人既蘸醋,又吃蒜。

当然,还有我这种既不喜欢蘸醋,也不喜欢就蒜。

我喜欢饺子带来的原味。

不喜欢被醋和蒜破坏。

包饺子的过程虽然繁琐,工序复杂,时间也很长。

但吃饺子却是非常简单的。

北方人饺子是干吃,南方人是带汤的,

我总觉得他们把饺子当作了馄饨。

大小合适的饺子,讲究一口一个。

当然,每个人吃法又不太一样,所以各有差异。

比如,有人会一口一个。

有的人,两三口一个。

吃完,照例要喝一碗放置后半透的饺子汤。

原汤化原食

还有,就是我们这帮熊孩子。

吃的是花样百出,各具丑态。

比如,有的是先吃馅,后吃皮。

有的是先吃皮,后吃馅。

有的是只吃馅,不吃皮。

还有的只吃皮,不吃馅。

并且只吃皮和只吃馅的还不愿和对方合作。

都嫌对方不够干净。

这个时候大人们斥责和教育通常都不管用。

最后剩下的皮和馅都会被家长们吃掉。

粮食是不能被浪费的

随着日渐长大,参与农活,就越发体会这一点。

长大了渐渐摒弃这种陋习。

开始珍惜起粮食来。

我们小时候没有嫌弃过饺子。

饺子几乎是最好吃的了。

因为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到。

现在女儿虽然秉承了饺子文化的精髓。

她却嫌弃饺子起来。

嫌弃有葱,嫌弃有姜。

嫌弃肉太多,嫌弃肉太少。

嫌弃馅大,嫌弃馅小。

总之呢,饺子在她眼里很难完美。

她通常借口吃少。

因为她有了更多的选择。

也因为有个更加丰富的选择,反而不如我们小时候更容易满足和快乐。

看吧,老天爷总是那么公正。

哪有什么只吃苦,没有甜的事?

哪有什么只有甜,没有苦的事?

时机还不到罢了。

就比如,你糖吃多了,坏牙是必然的。

开始享受了过度的甜,后来便要承受牙疼de苦。

任何事都毫无例外。

6

就像包饺子

不经过那一道道工序的繁复。

如何能享受出饺子的美味和情谊?

如果你不喜欢吃,我想应该是包的还不够多

想要体会出饺子的美味,

那就把心意都揉进每一道工序吧,

这样的饺子最美味。

饺子,就是我们的最爱,比大龙虾还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